返回 明末之海上雄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千零九十四章 李大山攻打渝州[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马明攻下了汉中,意味着刘良左控制的地方,全部纳入大兴朝版图。
    张维国和陈公赞都非常高兴。
    但同时,马明还需要最少三百万担粮食,稳定民心。
    西北之地,民风彪悍,老百姓一旦吃不上饭,就有可能揭~竿~而起。
    刘良佐从来只是用刀枪说话。
    但唐学志不是刘良佐,大兴朝即将进入发展期,稳定民心才是根本。
    粮食必须马上运抵西北。
    好在下发粮食给百姓,并不是一次发完。
    应天府的三百万担粮食,暂时还有一百万没有动。
    先挪五十万担,调入西北问题不大。
    南直隶这边,毕竟地处江南,实在需要应急,海峡岛的粮食运过来,也不需要一个月。
    应天的粮食,就在港口,有些还在船上。
    直接派船将粮食运往北直隶便可。
    而北直隶粮仓,也有近百万担,如此一来,只是唐学志给一纸调令,先弄一百万担粮食去西北。
    第一批五十万担,直接从京城那边调拨。
    另一边;
    李大山的西路军,水陆并进进入川北后。
    张张献忠留下孙可望领五万大军,联合盘踞在川北的摇黄十三家,试图阻挡李大山南下。
    而张献忠自己则率领十五万大军攻打川南和川西、川东等地。
    这些地方除了大的城池,其他都大都为土司控制。
    行政区则还是崇祯朝的官员。
    尤其是朱由检死后,他们几乎都成了土皇帝。
    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投降。
    导致张献忠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
    一些土司也纷纷归顺。
    不过有一支兵马,非常顽强,她就是石?土司,秦良玉。
    张献忠在石?损兵折将后,不得不放弃攻打石?的计划,继续北上。
    不过,此时的李大山已经不再是唐学志的讨逆军,而是大兴朝的官军。
    朱镇登基后,唐学志就让他下旨,命令川巴蜀的官军立即向李大山投降。
    当然,那个时候,巴蜀的那些土皇帝们,还看不上唐学志。
    甚至误以为,唐学志很快就会被应天朝廷和左良玉等人剿灭。
    拒不投降,更甚者,他们宁远向张献忠投降,也没有向李大山投降。
    然而这么做的后果就是接受李大山炮火的洗礼。
    由于巴蜀之地,地势险要,李大山攻打渝州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加上马上就要入冬了,他们不得不暂时停下来休整。
    毕竟川南和川北,张献忠七进七出,他们在这些地方都留下了小股人马活动。
    对于大西军来说,轻车熟路。
    张献忠担心则担心,李大山攻打渝州,只留下李定国率领五万主力守城,自己率领主力攻打川西和川南。
    他们在川西和川南构筑防线,大肆扩张兵马,抵御李大山。
    麾下大军,猛增到三十万人。
    加上姚黄十三家,总兵力达到了四十万。
&nb

第三千零九十四章 李大山攻打渝州[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