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好男儿留什么辫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9章天子叫门(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分兵全都要死,分兵却未必会全军覆没,这对于势穷力竭的康熙而言,是一个最困难但又是最简单的选择题。
    踌躇再三后,康熙还是同意了李光地的提议,因为他是大清的皇帝,他不能也不愿就这样窝窝囊囊死在这群山之中,更不能死在伪明军的包围圈中,因为大清承受不了皇帝阵丧的后果。
    领了康熙的圣旨后,佟国维遂把全军分成十五队,同时对庐山西北方向展开地毯式的搜索,并下了严令,让他们务必在一天内寻到出山的通道。
    奉命搜索的八旗兵也知道这是他们唯一逃生的办法,虽然可能有大多数人依然会困死在这片群山之中,但终归还有一线生机,而自己未必就是没有寻到出路的人,因此在领了相应的干粮后,就在各自参领和左领的带领下,各自选好前进的方向,准备出发。
    李光地还有几分见识,为了方便联络,他又建议各队的左领在行进的同时,务必留下记号以及相应的传令兵。
    康熙深以为然,遂传旨要求各左领一体遵行,诸将领了康熙御旨后,这才指挥着本部兵马,消失在了茫茫的密林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样遍地撒网,地毯式的搜索下,有一队清军在第二日午时左右终于寻到了出山的通道
    收到找到出路的消息后,康熙不敢怠慢,只留了十余个侍卫等待其他搜索队返回,自己则带着两千余大内侍卫以及随驾的王公大臣直奔消息传来的方向。
    不走不行啊,军中的粮食已经几乎耗尽,若是再迁延一两日,就是想走,恐怕也没有力气翻越前面的山岭了。
    康熙的运气很好,这批清军走的是庐山五老峰方向,下了山,二是里左右就是九江府城德化。
    “天可怜见,咱们终于走出来了!”
    望着山下九江城头高高飘扬的大清龙旗,内大臣佟国维和信郡王鄂扎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喜悦,当场就建议康熙先行入城,至于还在山中的八旗兵,可在五老峰留一队兵马负责接应即可。
    康熙也认为二人所言有理,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鄱阳湖周左尽是明军,只要还未进城,那就还未脱险,况且分散搜索的八旗兵一时半会也赶不过来,有多少人能抵达五老峰

第679章天子叫门(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