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三章 来自张希孟的报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朱棣再度吃惊,他都要哭了,先生,不带这样的!
    今年招生一千三百多人,就算按照一千个计算,给学堂配属一千匹战马,也不是个小数目。
    圈舍、草料、马鞍、缰绳、人工开支,加起来就是个天文数字……朱元璋占领应天之后,竭尽全力,也就练出来一万多精骑。
    现在一张口就要朱棣弄一千匹,这不是要把孩子往死路上逼吗?
    而且朱棣还知道,赛马和打马球用的马匹,其实是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按张希孟的要求,是要给学生配属两匹,甚至三匹马。
    光是这些马匹,就能耗光燕王府所有积蓄,甚至让他负债累累。
    先生,饶命啊!
    张希孟却是没有放手的意思,而是继续道:“除了北平大学堂的学生之外,我希望燕王还要注意到,要有好的生源,才能有好的好生。从今往后,北平等地,要更加注意基础教育,要给各地的蒙学提供支持,要在民间开展扫盲,要多兴办学堂。北平的人少,就更要发掘每一个人的潜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宝贝培养。我希望在几年之内,让北平等地的蒙学入学率,超过七成!”
    疯了!
    朱棣彻底无言以对。
    哪怕公认的教育强省,江西的入学率也就在五成左右,甚至还不到。
    张希孟一下子要求提升到七成,这不是开玩笑吗?
    先生你说的痛快了,我可怎么办啊?
    朱棣满心凄凉,他算是知道了为啥自己父皇害怕张希孟了。
    你老朱馋人家孩子,一个皇子的教育问题,就把老朱弄得上天了,现在还天天发愁怎么辅导功课。
    朱棣自以为聪明,白嫖了张希孟的书稿,结果让张希孟挖了这么大一个坑,他现在只有一个疑惑。
    自己把燕王府卖了,能不能填补这个窟窿?
    只怕是不行吧!
    要不再去跟父皇哭去?
    只可惜父皇也缺钱。
    到底要怎么办啊?
    朱棣尚在纠结之时,张希孟没有继续开价,而是对所有学生说道:“读书不易,成才艰难。过去供养一个读书人,需要小康之家,倾尽全力,又有穷文富武之说,培养一个武人,花费更大。而你们这些人,是要成为文武全才的,花费自然不必说。燕王镇守北平,兴建学堂,大有功劳,对尔等也有大恩。”
    “大家伙再次拜谢燕王恩德!”
    其实听完张希孟的这番话,尤其是那些家长,更是感慨。
    假如朱棣真的做到了,别说拜谢恩德,就算跪下磕头都行了。
    “多谢燕王!”
    “燕王大恩,没齿难忘!”
    ……
    好家伙,这回连拒绝都不能了。
    上屋抽梯,还要让你欣然卖命,明着满嘴黄连,依旧要笑容灿烂。
    我实在是太难了!
    说实话,接下来张希孟说什么,朱棣已经完全没有心思听了。
    他现在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怎么搞钱!
    像李景隆、花炜这种程度的卧龙凤雏,已经帮不上他了。黄子澄的能力还算不错,方孝孺就有点迂腐。
    张先生倒是生财有道,只可惜张先生不能一直在北平,而且张先生办事这么坑,随时可能把自己埋了,朱棣还有些犹豫,最好少跟他打交道。
    还有谁能帮自己呢?
    朱棣苦思冥想,也没有结论。
    可就在这时候,应天学部发出了一道命令,为了大兴教化,支持北平办学,特别从各地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北平大学堂。
    而济民学堂天下闻名,肩负救济斯民的使命,当仁不让。因此抽调齐泰、练子宁等名师十人,前往北平!
    学部居然帮朱棣一把!
    不用问,自然是李善长的功劳。
    人家老李比张希孟还是够意思的,你帮我渡过难关,买了不少债券,俺老李投桃报李,把人才给你送过去,而且还是合情合理,冠冕堂皇。
    燕王殿下,这回知道了左相的厉害吧!
    别看张希孟满世界讲学,好像多了不起,朝堂之上,还要看咱老李的。
    齐泰,练子宁,黄子澄,还有方孝孺……如果过些年头,再把景清和黄观弄来,朱允炆手下的六大金刚就凑齐了。
    即便是现在,四大天王齐聚,要解决北平缺钱的问题,那也是相当值得期待……

第七百一十三章 来自张希孟的报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