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八章、人心变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两家的地都在一个队上,住的也不远,苏玉兰一问,李晓梅就想到他家了。
对这个大墩,苏玉兰有些印象,很本分的一个庄稼汉,两口子都老实能干,苏玉兰决定就是他了。
李大顺往常每天在家吃了饭就到村部去,倒上一缸子茶水,把办公桌擦的一点儿灰儿都没有,就坐在桌子跟前喝喝茶,翻翻报纸,每天上午10点来钟,县城的邮递员都会把当天的报纸和村里的一些信件都送到村部来。
这时候李会计就要开了大喇叭广播,“xxx,听到广播到大队来拿信。”
大喇叭总是要重复上两三遍,有些人头一遍没听清楚,感觉又像是喊自己家的,就支楞起耳朵喊家里人都好好听着,看看到底喊的是不是自己家。
早些年村里只偶尔能有一两封信,自从去年分了地,心思活泛一些的在家里就待不住了,往外跑的人多了村里的信件也就多了起来。
那些外出要开介绍信或者什么证明的要到村部来找李会计,家里丢了鸡跑了狗,孩子到了饭点儿不回家吃饭的,都要找李会计用大喇叭广播,村长年纪大了些,不常在村部呆着,村里这些杂七杂八的事儿就都落到了李大顺身上。
虽然都是些琐事,但又都跟村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村里每年的各种指标,比如化肥指标、扶贫指标、培养进步青年入党的指标等等这些都少不得要找李会计添句好话,村里人不管谁见了李大顺都是紧着打招呼递烟往家里让。
除了儿子脑子有毛病,李大顺在村里的日子过的是顺风顺水,闺女前几年嫁到了县城的一个工人家庭,公婆和丈夫都是纺织厂的工人,结婚第二年又添了小子,公婆就更看重了,日子过的富足,闺女每次回娘家穿的都光鲜,手上也是大包小包的从不空手,村里人看着都羡慕,家里闺女长的出挑的也都暗自琢磨着想托李会计保门城里的媒。
处处被人敬着恭维着,李会计很受用,但是同时他又很谨慎,他肚子里是装了几两墨水的,村部的报纸每天都要被他翻上七八遍,各种政策研读的仔细,每一篇报道也都肯不落下。
可是最近这半年多,看的越多,李大顺越是琢磨不透,各种政策边行边改,合理不合理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是不一定是是,非也不一定是非了,长此以往世道会变成什么样?
对于土地承包耕种的政策,李会计是直道英明的,大锅饭的时候队上的人吃的什么喝的什么,现在各家各户吃喝的又是什么,这根本就不能比嘛?
不过这个政策一实施,人心就变了,散了,地一到户,经济独立了,各管各家的地,各收各家的粮,村里不少人家甚至分到地以后还分了家,老子管不了儿女,队长管不了社员,他这个会计,虽说当面别人都敬他三分,但真要涉及到自身利益了,谁还能听他一句?
人心变成这样,让李会计心里凄惶,虽说村里许多人和事儿都让他看不惯,但他也不强出头。
一百一十八章、人心变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