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中华文武国(大明皇室第一届钓鱼大赛,开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众人一片哗然,纷纷问何文元怎么办?
nbsp何文源伸手往远处一指,对众人说道:“你们看,咱们北流和广东交界的天马山,当年刘伯温曾经预言这里要出皇帝。”
nbsp“所以大明的龙脉宝藏就藏在这里,而我就是刘伯温指定的皇帝,从明朝到现在已经传了四代。”
nbsp众人也不傻,即便从南明灭亡开始算,到现在也不止四代,难道前三个都是老妖怪,能活几百年不成?
nbsp当即有人出声反对,直呼何文源的名字问道:“你这是胡说八道,怎么可能明朝到现在只传了四代!”
nbsp何文源也不解释,立刻让御弟进屋拿出了一方玉印,朗声说道:“这是传国玉玺!”
nbsp随后又抬出一柄自制十几斤的大刀,大声道说:“这是镇国宝刀!”
nbsp何文源随后说道:“我要当皇帝是天注定的,而且我已经通知阿美和小日子,在tw方面也取得了联系。”
nbsp“并且很快联合/国/会派一支天兵来支援我。”
nbsp“等我成功建国,挖出大明宝藏,到时候你们这些从龙之臣皆有拥立之功,朕不会亏待你们。”
nbsp人群之中有一个叫梁双德的,当场扑倒在地连连磕头。
nbsp众人哪见过这个阵势,急忙也都跟着跪了下来。
nbsp何文源见众人跪地,意得志满说道:“我们的国家叫中华文武国,意思是能文能武。”
nbsp随后开始大封群臣。
nbsp率先跪地的梁双德,封为军师。
nbsp御弟何新源,封相国兼常务副皇帝。
nbsp剩下的八人封了大将军、亲王、兵部尚书等。
nbsp大封群臣之后,皇帝颁布了文武国第一条诏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给我找东宫西宫的皇后,谁找到了皇后,我将来就把一个省份给他,让他成一方诸侯。”
nbsp吏部尚书问道:“皇后有何特征?”
nbsp皇帝回答:“长得好看,会说话,是女的就行。”
nbsp不久,兵部和吏部两位尚书大人就领着自家的闺女前来觐见,一个十六岁,一个十七岁,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纪。
nbsp何文源当即许诺诺一统天下之后把山东和江苏分给二位大臣。
nbsp当晚,这两名无辜的少女就惨遭摧残。
nbsp过了几天,大将军也领着自家闺女上门说要应聘皇后。
nbsp何文源当晚给少女做了面试,之后封为贵妃。
nbsp并且给大将军许诺,以后把浙江给他做为封地。
nbsp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陆陆续续有五十多名无辜少女被家人送来。
nbsp亚洲的封地不够用了,把欧洲和非洲也分封给众人。
nbsp随后,他的信徒发展的越来越多,截至八二年,已经有上百人。
nbsp同年三月,他带领文武百官和东西二宫皇后,以及五十多名爱妃来到天马山修建皇宫。
nbsp他选定了一个天然小山洞进行挖掘。
nbsp但因为山洞太小,再加上预算有限,最后皇宫虽然盖成了,并规划为中殿、后宫、西宫、东宫,但是每一间也只有几平米而已,仅能放下一张床。
nbsp而且因为山洞比较低,每次都得趴着进去。
nbsp有一个将军没忍住,笑称:“皇帝怎么每天住狗洞?”
nbsp被何文源痛骂一顿,当场开除国籍、驱逐出境。
nbsp何文源穿着从戏班子里购来的龙袍,在“皇宫”里每日搂着爱妃皇后,好不快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军师梁双德制作了不少文武国的旗帜,插在北流和广东交界处的公路、山头上,远远望去,好不壮观。
nbsp何文源还想办法购置了电报机,在山洞中苦练发送电报技术,给阿美、小日子,以及各地发送自己要登基称帝的电报信息。
nbsp但不知道电报机本身是坏的,还是他的电报发送技术有问题,一直没有收到回信。
nbsp广西话有个词叫:扮古古靓。
nbsp意思是扮家家。
nbsp何文源扮古古靓久了,自己都信了。
nbsp八三年九月十二日,他站在自己狗洞一样的皇宫前。
nbsp下面聚集着八十多人,手里都拿着从戏院里偷来的宝刀、宝剑以及各种农具、粪叉、锄头等。
nbsp何文元说:“我们今天一鼓作气先拿下南宁,再拿下北京。”
nbsp“阿美的援军会在中途和我们合兵。”
nbsp“等一统天下,你们都是开国功臣。”
nbsp一群人像打了鸡血一样,群情激愤,敲锣打鼓、招摇过市、摇旗呐喊,浩浩荡荡的朝着南宁方向步行而去。
nbsp路过北流县公安局时,干警本以为是谁家的姑娘出嫁。
nbsp细看之下发现异样,刚准备上前盘问,心里有鬼的众人就扔下锣鼓旗帜,拔腿而去,甚为壮观。
nbsp只剩下包括皇帝何文源、军师梁双德,常务副皇帝、相国何新源,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将军、元帅等十一人被当场抓获。
nbsp八五年六月,何文源被枪毙。
nbsp常务副皇帝相国何新源死缓。
nbsp军师梁双德无期徒刑。】
nbsp评论区:
nbsp〖被当地派出所顺便剿灭。〗
nbsp〖而派出所还可以立功。〗
nbsp〖错,是有功劳正好经过派出所。〗
nbsp〖嘿嘿,说实话我也是南诏国第十一代王子殿下,可惜我没生在以前。〗
nbsp〖我倒知道一个地方,王子和公主挺多的。〗
nbsp〖嘿嘿,我也知道,就是酒贵,人也贵,不舍的去。〗
nbsp大明,洪武四年。
nbsp隐居在家里的青田先生刘伯温,只觉得是无妄之灾。
nbsp“儿啊,准备准备,咱们可能要回应天府了。”
nbsp儿子还想询问一番,刘伯温摆摆手,长叹息一声:“去收拾东西吧。”
nbsp儿子更糊涂了,为何又要去那是非之地?
nbsp当初,被赐还归乡,儿子曾问刘伯温,为何不与胡惟庸斗一斗?
nbsp凭父亲的功劳和能力,斗败胡惟庸,易如反掌。
nbsp刘伯温让儿子去翻周敦颐的《通书》,里面有个词叫作:三煞位。
nbsp并告诫儿子:胡惟庸会终结三煞位。
nbsp当时不解其意,天幕出现,儿子才知道洪武皇帝的谋划。
nbsp用黑道的话来说,胡惟庸是朱元璋立出来的炮台。
nbsp朱元璋就是要让他大权在握,让他疯狂,而后将宰相之位废除,顺带收拾一些不合心意的大臣。
nbsp但儿子还是不明白,父亲辞掉宰相之位,在应天府守着爵位,不理政事,不就行了?
nbsp为何顺着胡惟庸的心意,归乡隐居?
nbsp刘伯温见儿子亦步亦趋,皱眉思索,也是有苦难言。
nbsp有些话,只能让儿子去悟,不可明说。
nbsp毕竟隔墙有耳,谁知道自己的仆人里、乡邻里有没有陛下的暗探?
nbsp老朱对权利、对事物、对大臣,事事都想在自己掌控之中。
nbsp同时,老朱对开国勋贵们是极好的,历朝历代将割据政权都算在内,大明开国勋贵的待遇都是名列前茅的。
nbsp但有一点:你不能影响大明江山和朱家皇权。
nbsp换言之,你若是有威胁或者有损朱明天下的可能,老朱当初对你有多好,现在就会对你有多狠。
nbsp刘伯温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辞掉丞相之位,并借着胡惟庸给自己安插的罪名,辞官归乡。
nbsp开国勋贵们中的大多数,比穷人乍富更过分。
nbsp老朱善待他们,他们愈加过分。
nbsp贪污、受贿、安插亲属入朝、强抢民女、强占民田、欺行霸市、欺压良善……无师自通。
nbsp当然,也是老朱惯的,只要没有危及朱明,老朱重重拿起,轻轻放下。
nbsp至于是念着旧情,还是故意放纵,好一网打尽,这只有老朱才知道。
nbsp天幕出现,刘伯温就知道自己隐居不下去了,朱元璋一定会找个合适的机会,下令让自己回朝。
nbsp而现在,天幕将这个机会递给朱元璋了。
nbsp虽然这个由头,有些可笑。
喜欢。
第207章 中华文武国(大明皇室第一届钓鱼大赛,开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