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没有被史书记载却通过考古发现的历史故事和人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今日提问#】
nbsp【有没有史书完全没有记载,但是通过考古发现的史实和人物?
nbsp不仅有,并且有很多。
nbsp记载,但是通过考古发现的事情,唉呀这个可实在是太多了,那我举几个例子吧。
nbsp2004年,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衡水镇的一片古墓被盗。
nbsp考古工作者对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
nbsp根据出土的青铜器上的铭文发现了一个史书上从来没有记载过的西周诸侯国——倗国。
nbsp倗国是赤狄的一支,媿姓倗氏所建立。
nbsp赤狄与白狄同出鬼方,是一个至少从商朝就有传承的方国。
nbsp倗国大约是在春秋早期被晋国所灭。
nbsp在墓葬中有八件青铜器中发现了刻有“倗伯”和“倗伯乍毕姬宝旅鼎(盘、簋)”铭文。
nbsp专家推测该墓葬的主人是倗国国君及其夫人毕姬。
nbsp并且在墓葬中出土了荒帷,历经数千载仍色泽鲜艳。
nbsp荒帷是一种整体为红色的纺织品,其上有精美的凤鸟图案。
nbsp史书记载,周代的高级贵族墓里使用荒帷,但在汉代的时候,人们已经不知道周代的荒帷是什么样子了。
nbsp此次发掘使华夏后人第一次看到了西周时期的荒帏实物。
nbsp2007年,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大河口村的一片古墓被盗。
nbsp考古工作者也对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同样出土了大量文物。
nbsp根据出土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发现了一个史书上没有记载过的西周诸侯国——霸国。
nbsp同倗国一样,也是媿姓狄人建立,二者关系密切。
nbsp霸国与周王朝有来往,还与燕国存在联姻关系,大约在春秋早期被晋国所灭。
nbsp并且通过青铜器铭文,我们还知道了其中一位霸国国君的名字叫霸尚,他有位弟弟叫霸仲。
nbsp两个国家的信息在目前留存下来的史书、文献、野史、文人笔记中从来都没有见到过。
nbsp推测可能是两个国家太小了,除了自己记载也就只有和他有关系的会在史书记一笔。
nbsp随着被晋国所灭,经历三家分晋,春秋战国的乱世,小国的史料早已经遗失。
nbsp毕竟姬周八百诸侯国可不是闹着玩,八百甚至还不是实数,是虚指。
nbsp还有许多和今天一个村子大小的地方也是一个国家,可能一场大雨、一场瘟疫,国家就没了,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nbsp北宋,汴梁。
nbsp“你倒是放张荒帷的图片啊!”
nbsp聂崇义,阳人,少学《三礼》,精通经旨。
nbsp后周显德年间,nbsp迁国子司业兼太常博士,参与校定《公羊春秋》。
nbsp建隆年间,正在考正《三礼图表》,准备献给赵匡胤。
nbsp本来他心中已经有了预感,完成之后,或许自己就将不久于人世。
nbsp全靠心中有股执念,想援据经典,考释器象,完成三礼图表。
nbsp但是,天幕的出现,又给他加深了执念。
nbsp既然后人可以考古,会不会在墓葬中将那些古籍记载但早已失传的东西挖出来呢?
nbsp尤其是荒帷,自己穷尽一生,也无法推测出荒帷的制作方法和模样。
nbsp现在好了,后人确实发现荒帷了,但连张图片都没有,太让人心疼了。
nbsp“要不让官家也组织一支考古队?”
nbsp后人把地点都精准到村上了,应该能找到吧?
nbsp聂崇义没考虑过赵匡胤会不会拒绝,他让弟弟当和尚、让侄女改姓的事都做了,挖个墓算什么?
nbsp说干就干,聂崇义抱着未完成的三礼图表就往汴梁皇城而去。
nbsp……
nbsp【位于广州的南越文王墓曾出土过一枚玉印,这是在墓主人身上发现的。
nbsp上面刻着“赵眜”两个字,印文内留有朱红色印泥,因此它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印章,还有一枚“文帝行玺”的金印。
nbsp但《史记》记载南越文王的姓名是赵胡,后世所有的史料提到南越文王的姓名时也都是赵胡。
nbsp司马迁作为太史令,是能够看到南越文王给汉朝的上书的。
nbsp汉朝使者出使过南越,与南越文王也有过对话。
nbsp南越文王还曾派他的儿子到长安作为人质,史记都记载了相关的内容。
nbsp并且《史记》对南越国在位时间最短的赵建德事迹记载都尤为详实。
nbsp所以有人认为对南越文王名字记载错误的偶然性不存在。
nbsp如今学界有以下几种猜测:
nbsp第一种:司马迁的《史记》写错了。
nbsp第二种:班固的《汉书》写错了,后人根据《汉书》更正《史记》,导致后世一错再错。
nbsp第三种:《汉书》、《史记》都没写错,是后人抄录时候抄错了。
nbsp第四种:一人二名,胡是汉语名,眜是越语名,南越文王给汉朝中央上书时要用汉名,但在南越国内发号施令时则用越语名。
nbsp第五种:赵眜是南越武王赵佗的儿子、南越文王赵胡的父亲,或者赵眜是赵佗的长孙、赵胡的兄长,被赵佗立为太子,但未即位就已死去,赵胡将赵眜生前使用的印章带入坟墓,以示缅怀之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但是因为墓中有一枚文帝行玺的金印,所以第五种不太可能。】
nbsp西汉,武帝年间。
nbsp造纸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nbsp司马相如手下的匠人造了出来,还因此封侯,名为“白纸侯”。
nbsp此人无姓,只有个名,因为出生那天打雷,遂名“雷”。
nbsp因为封侯,刘彻赐姓“白”。
nbsp“一股铜臭味!”司马迁盯着白纸骂骂咧咧。
nbsp纸造出来的第一时间,司马相如、刘彻、霍去病就搞了个白纸公司。
nbsp朝堂众人以为刘彻要把白纸也迈入国家管控,都急了。
nbsp“陛下,不可与民争利。”
nbsp“是啊,若是国家管控,价格居高不下,如何普及知识?”
nbsp人啊,都是善变的。
nbsp嚷嚷着要普及知识这位大臣,前一天还在嚷嚷着教授百姓知识,就不必花国库的钱了,应该鼓励民间兴建私塾。
nbsp天地君亲师,让刘彻出钱供人读书,把君和师的名分都占了,大家还怎么壮大家族势力?
nbsp“想多了,朕像是爱财之人吗?”
nbsp“民间该卖就卖,朕和他们公平竞争。”
nbsp“诸位大臣买纸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些,莫要买了不法商家的,影响了国事。”
nbsp众人心里诽谤不已:什么叫不法商家?什么叫影响国事?
nbsp合着,只能买您的白纸,才行呗?
nbsp“朕只是一个建议而已。”
nbsp其他地方刘彻暂时管不到,但长安城里的官员,谁敢不买刘彻的白纸,偷偷用自己造的,绝对会被记在小本本上的。
nbsp所以有无数人和司马迁一样,在家里无能狂怒。
nbsp一个皇帝,一个历史上的冠军侯,现在的海军负责人,居然一股铜臭味,凡事像商人一样,锱铢必较!
nbsp陛下以前也喜欢钱,但绝对没有这么过分!
nbsp彼其娘之!肯定是司马相如那个混蛋撺掇的!
nbsp白纸公司的纸确实比别家好一点,但也没好太多,可价格却整整贵了五倍。
nbsp有百姓买纸,司马相如还把人往外推,舔着个大脸,劝解人家:“要去买纸去谁家谁家,咱们家的纸贵,他家的便宜。”
nbsp特么的,不要脸,同样是姓司
第341章 没有被史书记载却通过考古发现的历史故事和人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