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二章 灵柩归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就在此时,护送孙元化的人群中,有一人掏出了一个炮仗。只见他迅速将其点燃,然后猛地朝着船队的方向打了出去。
nbsp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炮仗在空中炸裂开来,发出了巨大的声响。而这一炮仗恰好不偏不倚地打在了船队的上方,绽放出一抹独特的绿色光芒。
nbsp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随行的二营士兵们惊愕不已。不过,很快就有人认出了这绿色光芒的来历——这正是他们自己人的信号!
nbsp于是,这个消息被迅速上报给了袁飞。袁飞听闻后,立刻从怀中掏出望远镜,朝着岸上望去。透过望远镜,他清晰地看到了岸上有几个人正骑着马,紧紧地跟随在船队旁边。
nbsp袁飞见状,当机立断地下令让船上的人也传回同样的一个信号,以表示他们已经注意到了岸上的人。紧接着,他又派遣一艘小船前去接应岸上的人。
nbsp没过多久,小船就顺利地抵达了岸边。然而,由于小船的空间有限,马匹无法上船,所以只能先接上孙元化一人。至于其他人和马匹,则需要等待下一个码头再上船。
nbsp船只在运河上破浪前行,仿佛一条矫健的游鱼,迅速而稳定地驶向目的地。没过多久,镇江的轮廓便逐渐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nbsp这座古老的城市静静地坐落在江畔,城墙高耸,楼阁林立,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码头上人头攒动,船只往来频繁,一片繁忙景象。
nbsp当船只缓缓靠岸时,船员们迅速忙碌起来,将行李和货物搬上码头。乘客们也纷纷下船,有的在岸边稍作休息,有的则直接前往换乘的大船。
nbsp这几艘大船比之前的船要大上许多,船身宽阔,甲板宽敞,船舱内也更加宽敞明亮。
nbsp随着船长一声令下,大船扬起巨大的风帆,如同一头展翅欲飞的巨鹰,直直地朝着上海的方向疾驰而去。船行迅速,江水被劈开一道白色的水痕,水花四溅,仿佛在为这艘大船送行。
nbsp松江府提前三日于码头搭建素帛帷帐,中央设34;钦赐祭葬34;龙纹牌位,两侧陈列徐光启生前获赐的玉带、牙笏。仪仗队持34;肃静回避34;牌分立江岸,每间隔十步设铜盆净手处。
nbsp临近码头时,灵船采用三引四披规格(三艘引航船、四组披麻执绋者),船首悬挂九尺绛帛铭旌,上书34;明故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公之柩34;。漕运兵丁着麻衣在甲板击铎六响,每半刻一次。
nbsp岸上礼生高唱34;魂兮归来34;,执事者以竹竿挑起七十三张三丈命纸。长孙捧《农政全书》稿本跪接灵柩,完成34;魂帛附书34;之礼。
nbsp江面薄雾中,槽船在引领船的引导下,慢慢的靠了岸,跳板搭好后,随着礼部主事招魂声中,十六位护国军士兵抬着覆盖着明黄绸缎的灵柩,慢慢的走到岸上。
喜欢。
第四二二章 灵柩归家[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