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名张好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八章 打火机,铳,履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孙元化听到张好古关于燧石和火轮的独特见解,顿时如获至宝。燧石与火轮的巧妙结合,能够产生火星,这在孙元化看来,或许能够为火铳的点火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nbsp34;如果把这一套用到火铳上面,打火不就简单了么?只不过是把火油换成火药而已。34;孙元化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向张好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这种利用燧石和火轮产生火星的方式,可能会比传统的火绳点火更加便捷和可靠。
    nbsp然而,张好古的回答却出乎他的意料。34;可以啊nbsp,不用点火,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撞击。34;张好古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却蕴含着让人惊叹的创新思维。张好古深知历史上火器的发展历程,他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的技术思路,更是一种跨时代的思维方式。
    nbsp他详细解释了撞击的原理:通过机构设计,在扳机被扣动的瞬间,利用机械装置使空间迅速缩小,压力骤然增大。在这种极端压力作用下,火药会迅速发生爆燃反应,同时将弹丸以极高的速度推出铳口。
    nbsp这种方式不仅省去了繁琐的点火步骤,大大提高了火铳的射击速度和可靠性,而且在风雨天气中也能正常使用,不受外界环境干扰。
    nbsp孙元化听得入神,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项技术背后巨大的军事价值。如果能够成功应用于火铳制造,将极大地提升明军的战斗力,在对抗外敌的战争中占据优势。但他也明白,要将这一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武器,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和工艺挑战。
    nbsp尽管如此,孙元化并没有退缩。凭借着对火器的热爱和执着,他决心与张好古一起,克服万难,将这一创新的火铳技术变为现实。
    nbsp“致远,良甫,你们聊,我先回去研究研究。34;nbsp孙元化挥了挥手,转身便向门外走去。他满脑子都是关于火铳技术的新构想,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令人振奋的未来。
    nbsp34;nbsp等等,师兄!34;nbsp张好古大着嗓门喊道,34;nbsp关于接个世侄来照顾你的事,我要和你说说。如今就在家跟前,你虽不能回家,但是可以让侄儿来一个照顾你啊!34;
    nbsp孙元化停下脚步,微微皱了皱眉。他知道张好古是好心,但他此刻的心思全都在火铳上。34;nbsp这事不急,我先去研究研究。34;nbsp他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34;nbsp摔炮一摔就能爆开,那么火铳也能用,把爆炸的方向固定,推动弹丸……34;
    nbsp这些话几乎是从他嘴里蹦出来的,充满了激动与兴奋。张好古还想再说些什么,但看到孙元化越走越远的身影,只好作罢。
    nbsp张好古和王徴互相看了一眼,不由的都苦笑一下,摇了摇头,两人都知道现在的孙元化是一个工作狂人,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哪怕是惊雷在面前也不会眨眼的。
    nbsp回到自己的工作室,孙元化立刻扑在了书案上。他找来各种纸张,快速地书写着、勾勒着。摔炮的爆炸原理、火铳的构造、如何固定爆炸方向让力量推动弹丸,这些想法在他脑海中交织碰撞,形成了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
    nbsp他想起之前在战场上看到的那一连连的火铳手,点火时的笨拙和缓慢,常常让军队处于危险的境地。如果能实现像摔炮那样快速且无需外部明火的引爆方式,那该多好啊!
    nbsp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尝试。孙元化深知,要实现这一构想,需要解决太多的技术难题。但他没有退缩,反而越发坚定。为了军队的战斗力的提升,为了国家的安宁,他愿意付出全部的心血与努力。
    nbsp孙元化走后,张好古和王徴又对关于打火机的讨论持续了一会,两人从燧石原理谈到机械构造,又从材料选择说到实用性能。
    nbsp等王徴把这打火机的原理吃透后,王徴忽然话锋一转,又回到自行车的话题上。
    nbsp34;自行车好用是好用,但是对路面的要求高。水泥路上跑的挺快,硬地上也可以,就是在软地里,跑的慢不说,还容易陷进地里去。还是带轨道的好啊?跑的格外快。34;
&n

第五百二十八章 打火机,铳,履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