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我是收古玩的,但也不完全是收古玩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勺、铜火锅、炭盆等物品找了出来。
    (这些物件,有的年份能到民国或者清朝时期。
    上午逛古玩店,他打听过行情。
    那边收购这类东西,虽然收的价格不算太高,但比当废品破烂处理,至少贵了3倍以上。)
    选出来的物品,他们先称了一下重量,合起来差不多有30斤,其中以红铜为主。
    朱老板说单按铜价出售,他收购的价格是十三块五,这些本金都要350块钱左右。
    (黄铜六块五一斤,只占了约四分之一的重量。)
    他卖出去的话,肯定价格更高。
    这些,两人商量后,一起600元。
    交易完,朱老板又从其中一间房子的隔间拿了不少物品出来。
    这些东西有:
    3个大小不同的药碾子、5把造型不一的冲锋号、2个铜锣、两对铜镲、1个大的铜铃铛(更像个小钟)。
    一对铜锤(武器),半方便袋:老铜锁、小铜铃铛、铜烟袋、铜勺子等杂件。
    (可能他觉得自己是收古玩的,他也懒得跑古玩市场去了,就都拿了出来。
    再说朱老板未必去过古玩市场。
    这年头,隔行如隔山!)
    其中药碾子都是铁的,带滑轮,年份民国时期到五六十年代。
    “冲锋号”里面有件很特别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标识以及文字,上面写着“某某书局”。
    2个铜锣,大的直径约半米,重约八斤,小的直径约一尺,重约三斤半。
    两对铜镲,大小差不多,直径约20公分。
    其中一对铜镲的面上还用红字写着“人名”。
    【看见铜锣、铜镲,常顺突然间想到了曾经——记忆中也就是一个多月前。
    在开出租车时听书听到的关于拆迁寻宝的小说,那里面的一个信息:
    提到了“响铜”这种铜。
    大概意思就是,制作铜镲、铜锣的铜,(是响铜)。
    跟一般的黄铜、红铜不一样,它价格要贵很多。
    不少人因为不懂这些,把它们(响铜),当成普通的黄铜卖掉了。】
    “大铜铃铛”,高度约20公分,底口直径约16公分,很厚实,重约10斤。
    从面上隐约可见的“某某中学”的字样不难看出。
    它应该是很多年前某处学校上下课或者放学时用的“铃声”工具。
    铜锤(兵器)的头部是蒜坨形,小孩拳头大小。
    没有传说中李元霸的锤子大,但被敲上一下,肯定不会好受。
    那半包铜杂件他也看过了,其中铜锁、小铜铃铛、烟袋锅、小铜勺等,年份基本上都是民国时期左右,早点的能到清朝时期。
    关于常顺是怎样知道它们的年份的,这些刚好上午在逛那些古玩店铺时,他看见过不少同类型的物品。
    还向那些店铺的老板们请教过。
    这些个物品里面,价值最大的应该是那件标识有“某某书局”的冲锋号,一看就有纪念意义。
    “某某中学”的铜铃铛,还有那对铜锤子(兵器)看着也不错。
    “朱老板,这些东西一起,多少钱?你估算一下。”
    买东西,哪怕是像这样的古玩,常顺觉得跟菜市场买菜道理差不多,能打包搞批发的,尽量打包。
    实在不行,对方不愿意,再一件件的论价。

第10章 我是收古玩的,但也不完全是收古玩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