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不拿不知道,一拿吓一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铜“帽子”并非真的是帽子,它只是看着像一个帽子,其本质是一个大香炉上面的盖子。
    这个年份估计也能到民国时期。
    看好物品,他们商量起了价格。
    那对铺首铜环,张老板要600,低了这个价不卖。
    大香炉上的盖子,虽然之前被他们当成了“帽子”,但也要200。
    铜锣100。
    那些铜盆、铜壶、铝壶生活类用品,一起400。
    铜锁、铃铛、小铜勺之类的杂件,200。
    两个铁药碾子,150。
    “张老板,我手里只剩下800多块钱了,先把那对门上的铺首铜环还有这两个药碾子的钱付给你。
    其它的我一会儿去取钱了再过来拿走,你看咋样?”
    常顺跟他商量道。
    “也行!不过你最好多取点,我这里还有10块袁大头银元,你要是想要,我也可以卖给你!”
    听他说要去取钱,张老板说道。
    “银元吗?我看看。”
    对于银元,他专门了解过,不论是从别人直播的视频还是在古玩店看那些老板们拿出来的实物。
    说的是要看包浆,有点绿锈没关系,但面上要是变色或者褪色,那肯定是假的。
    另外比较直接的鉴定方法,是称重量。
    “袁大头”的重量,基本上都是26.8克左右。
    不过由于实际流通使用过程中的磨损,配制材料的不够均匀,在26.5克到27克之间的,基本上都是真的。
    实物真品跟假币,他都看过,感觉真币都很精细,假币制作粗糙,有的面部图案,甚至模糊不清。
    张老板的老婆把银元拿了出来,他看见里面大多数都是三年的,也有1块八年跟1块九年的。
    在三年的银元里面看了下,他发现里面有两块看上去是假的。
    一块颜色有些偏黄,重量感觉不够,比真币要轻。
    另外“袁像”也不是那么的清晰精美。
    还有一块表面有颜色的脱落,看着更不是真币了。
    其它的还好,不过还是需要称重量进行确认。
    看完之后,他把银元又还给了他们,付了购买“铺首铜环”以及“药碾子”的钱,拿着东西他就离开了。
    没有去房东秦老板那边,常顺把新买的物品就近放在了姓王的女房东这边。
    再次出门,路过一处路口,他看见那边有三个移动“回收废旧”的人。
    这些做回收生意的人,通常都是骑着三轮车,哪家要是不想自己把废品拿到收购站去卖掉。
    通常会喊他们到家里去买。
    拆迁区像这样的情况很多。
    此时可能是没生意,他们正在打牌。
    常顺扫视了一下三人车子上的“废品”,突然间,他发现其中一人的三轮车上放着一根竹子。
    这根竹子长约一米三,表面“花花的”,整体看上去有虎皮一样的纹饰。
    这个发现,让他很好奇。
    还有这样的竹子吗?
    把车子停下,他走过去又仔细看了看这根“竹子”。
    同时上手把它拿了起来。
    不拿不知道,一拿吓一跳。
    “真重!”
    这哪里是什么竹子,分明是木头雕刻出来的。
    刚才的重量,他感觉不下十斤。
  &n

第16章 不拿不知道,一拿吓一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