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章 我们先把各种牌子的酒都打开一瓶试试真假、口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周一,按照之前跟工作人员王女士商量好的,常顺把准备的那些“红色文化藏品”拿到了社区的活动中心。
    nbsp这次的物品不少,其中以纸类,搪瓷类,像章、徽章、纪念章类为主。
    nbsp纸类物品,有一些老报纸、杂志、伟人选集、塑皮红包书、宣传画、老照片、各种票据等。
    nbsp特别是老照片,常顺专门挑选了一百多张不同年份,不同特色与红色收藏相关的题材。
    nbsp搪瓷制品,像章、徽章、纪念章类,也各有特点。
    nbsp其它的还有一些木制品、石头制品、瓷器类制品、布制品、金属类制品等跟红色文化相关的生活用品、军用品。
    nbsp相比较他以前看过的那些“红色展馆”,这次他拿过来的东西,档次规格相对比较高。
    nbsp至少普遍不会比大多数地方低。
    nbsp布展花了一天左右的时间,期间社区的很多工作人员都看过,40岁以上的人都很有感触。
    nbsp毕竟大家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做为八零后,或者之前的人,从各种途径都对红色年代有些印象。
    nbsp将“红色文化”展现在这里,不仅仅可以让老一辈的人怀旧,也可以让年轻人都了解过去、知道过往的一些历史…………
    nbsp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过去。
    nbsp月底29号的中午,常顺在一家餐馆正吃着午饭,拆迁区搞回收的吴老板打了电话,说弄到了一些酒,问他要不要。
    nbsp跟以前遇到的酒不同,这次的酒,产自倭国。
    nbsp说实话,倭国的酒也就是“清酒”,常顺不是没有喝过,清汤寡水的没啥味道儿。
    nbsp据说清酒就是借鉴、模仿中国的黄酒酿制工艺制作出来的酒。
    nbsp但这种酒,跟黄酒又有些区别。
    nbsp黄酒是糯米制作的,而清酒是大米制作。
    nbsp既然遇到了这种酒,他打算过去看看,买不买到时看情况再说。
    nbsp吃完午饭,常顺就直接去了那边。
    nbsp“常老板,就是这些酒,你看看!”
    nbsp他到的时候,吴老板正在约定好的地方等他。
    nbsp见他过来,打着招呼道,说完,用手扯开了盖在三轮车上的窗帘布。
    nbsp露出了里面放着的五个木箱。
    nbsp常顺走到三轮车旁,先扫视了一眼,只见有两个木箱是盖着的,其它三个木箱很简陋,能看见酒。
    nbsp能看见的酒,有三种。
    nbsp从可以看懂的汉字进行区分,分别是:
    nbsp“獭祭”、“纯米大吟酿”、“月桂冠”。
    nbsp“月桂冠”是用包装盒包着的,面上有武士画像,看上去比较高级,他直接拿了一瓶出来,打开看了起来。
    nbsp里面的瓶子是白瓷,还送两个瓷酒杯。
    nbsp看了一眼生产日期,上面标注的为2002年11月5号。
    nbsp距离现在已经超过20年。
    nbsp不过并没有写保质期。
    nbsp所谓的保质期,大多只在国产除了白酒以外的酒水上看见,洋酒一般是没有的。
    nbsp又看了一眼度数,15度以上,16度未满。
    nbsp把这瓶酒放好,他又拿起其它两个箱子的酒看了看,生产年份也都是2000年左右,度数都是15度。
    nbsp数了一下数量,三箱酒一共有62瓶。
    nbsp“吴老板,那两个木箱里面装的啥?”
    nbsp看完露在外面的三箱酒,常顺问道。
    nbsp那两个箱子放在下面,没有打开,看不出是啥。
    nbsp“它们也是酒,不过度数看上去高很多,应该是倭国产的威士忌。”
    nbsp吴老板回道。
    nbsp“我看看!”
    nbsp随后,他俩把上

第112章 我们先把各种牌子的酒都打开一瓶试试真假、口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