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 典籍重千钧,何处觅安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p; 某些位置偏僻、主持清修、且与我们有过善缘(比如之前那座古寺)的宗教场所,或许愿意提供帮助,将其藏经阁或地窖借给我们使用?但这需要极高的信任度和保密性,一旦被发现,寺庙自身也可能招来灭顶之灾。
    隐世家族或庄园?
    关中自古便是豪族聚居之地。是否有一些不问世事、但家学渊源、重视文化传承、且拥有坚固坞堡或隐秘庄园的隐世家族?
    如果我们能与他们建立联系并取得信任,或许能将典籍托付给他们保管?
    但这同样困难重重,如何找到这样的家族?如何取得他们的信任?都是巨大的难题。
    投靠某个相对开明的官员或势力?
    比如,有没有可能联系上一些同样流落长安、尚存汉室忠义、且有一定自保能力的前朝官员或地方势力?将典籍作为“投名状”?
    但这风险更大,一旦所托非人,无异于引狼入室。
    方案三:自力更生,秘密建库?
    这是最理想、但也最困难的方案。
    在长安城外某个极其隐蔽、易守难攻的山谷或地下,秘密挖掘建造一个大型的、具备防潮、防火、防盗、甚至防御功能的永久性秘密书库!
    优点:
    可以将所有典籍集中保管,便于管理、整理和研究。安全性最高,一旦建成,除非遭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否则很难被发现和摧毁。
    缺点:
    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需要极长的时间!以我们目前捉襟见肘的资源和朝不保夕的处境,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而且,如此大规模的秘密工程,本身就极易暴露。
    权衡再三,我意识到,没有哪个方案是完美的。
    目前看来,最现实可行的,或许是短期内采取“分散隐藏”和“借用寺庙”(如果能找到合适且绝对可靠的对象)相结合的临时措施,先将最重要、最珍贵的一部分典籍转移到相对更安全的地方。
    同时,必须将“秘密建库”作为长远目标,开始进行初步的规划和准备。
    这需要我们未来拥有更稳固的根据地、更充足的资源和更强大的力量才能实现。
    我将我的思考和初步方案,与蔡琰和石秀进行了商议。他们也深知其中的困难,但都表示赞同。
    保护这些典籍,将成为玄镜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核心任务之一。
    这不仅仅是为了保存文化,更是为了我们自己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
    这些知识,将是我们在这乱世中安身立命、乃至改变格局的最重要的资本!
    典籍重逾千钧,为其觅得安巢,任重而道远!
    我站在地窖口,望着里面那堆积如山的木箱,仿佛看到了无数先贤的智慧之光,在黑暗中闪耀。
    我暗下决心,无论多么艰难,无论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我都必须守护好它们!
    绝不能让它们再次蒙尘,或者……毁于一旦!
    长安的阴影依旧浓重,但我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和长远的目标。

第115章 典籍重千钧,何处觅安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