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再会孔明,虚实应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更重要的是,这条路线的讨论,自然而然地将话题引向了益州北部的地理形势,
nbsp为我后续脱离主力、转向汉中方向埋下伏笔。
nbsp诸葛亮的目光落在那份地图上,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
nbsp他用羽扇轻轻敲击着地图上涪水流域的几个点,沉吟道:
nbsp“子明此言,与亮所思,不谋而合。涪水一路,虽险峻难行,却不失为一步奇兵。
nbsp只是,兵力调度、粮草转运,皆需细细筹划。”
nbsp他没有立刻采纳,也没有完全否定,而是表现出一种开放性的思考。
nbsp这符合他谨慎持重的性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分兵之事,尚需主公定夺。”
nbsp诸葛亮将目光从地图上移开,重新看向我,语气依旧温和,
nbsp“子明初来,对军中事务尚不熟悉。
nbsp亮已为主公建议,暂请子明与元直先生,一同参赞中军机要,待熟悉军情后,再做具体差遣,如何?”
nbsp“但凭孔明先生安排。”nbsp我拱手应道。
nbsp这安排看似合理,将我和徐庶纳入中枢,给予了“参赞机要”的名分。
nbsp但实际上,也是将我们置于了他的直接观察之下。
nbsp一举一动,更容易被他掌握。
nbsp“如此甚好。”
nbsp诸葛亮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仿佛之前的试探从未发生过,
nbsp“对了,尚香郡主随行,护卫仪仗想必不凡。
nbsp此去益州,山路崎岖,恐多有不便。
nbsp若有任何需要,子明尽管提出,备定当全力相助。”
nbsp他又将话题绕回了孙尚香。
nbsp这次,他没有直接问她的目的,而是关心起了她的“仪仗”和“不便”,
nbsp看似体贴,实则是在试探我带来的人马规模和构成。
nbsp毕竟,孙尚香带来的“锦帆卫”虽然名义上是护卫,但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精锐力量。
nbsp我心中微动,知道这又是一次试探。
nbsp我答道:“多谢孔明先生关怀。郡主此行,轻车简从,所带护卫,皆是江东子弟,擅长水战山行,足以自保。
nbsp只盼能早日协助皇叔成就大业,方不负吴侯与国太所托。”
nbsp我再次强调孙尚香的“轻车简从”,淡化她所带部队的威胁性,并重申此行的“官方目的”。
nbsp诸葛亮听后,不再追问,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仿佛已经洞悉了什么,却又不明说。
nbsp他转而谈起了荆州后方的布防、粮草筹备等事宜,言语之间,条理清晰,滴水不漏,尽显其经天纬地之才。
nbsp我与徐庶皆认真倾听,时而附和几句,时而提出一些无关痛痒的建议,始终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参与感”。
nbsp整个会面,持续了近一个时辰。
nbsp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流涌动。
nbsp每一次问答,每一次眼神交汇,都像是一次无声的智力博弈。
nbsp诸葛亮的目光如同清澈的湖水,看似平静,底下却深不可测。
nbsp我能感觉到,他对我这个突然出现的“江东参军”,以及那位同样突然加入的江东郡主,
nbsp始终抱有相当程度的警惕和好奇。
nbsp他或许猜不到我真正的目标是汉中,也猜不到玄镜台的存在,
nbsp但他敏锐的直觉,一定能感受到我身上那层刻意维持的“迷雾”。
nbsp离开花厅时,春日的阳光正暖,照在身上,却驱不散我心中的一丝寒意。
nbsp与诸葛孔明这样的人物周旋,远比在战场上冲杀要耗费心神。
nbsp“子明,孔明此人,深不可测。”
nbsp徐庶在我身边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
nbsp“我知道。”
nbsp我点点头,望着远处连绵起伏、逐渐没入云雾的山峦,
nbsp“所以,我们必须更加小心。在抵达预定地点之前,不能露出任何破绽。”
nbsp与孔明的这次会面,虽然暂时稳住了局面,但也让我更加确信,想要在他的眼皮底下“暗度陈仓”,绝非易事。
nbsp我必须尽快找到合适的时机,按照“混合路线”的方案,脱离主力,转向那条真正属于我的道路。
nbsp前方的路,布满了智慧的陷阱和无声的较量。
喜欢。
第637章 再会孔明,虚实应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