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庶务千头,徐公运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夺取南郑,雷霆震慑,政令连发,激浊扬清。
nbsp看似大刀阔斧,势如破竹。
nbsp然而,真正的考验,从来不在于口号喊得多响亮,政令颁得多严厉,
nbsp而在于如何将这宏伟的蓝图,一丝不苟地落实到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具体的环节之中。
nbsp这几日,我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军队的整肃和城防的巩固上,确保手中最坚实的“枪杆子”牢牢握紧。
nbsp而新政推行的繁杂庶务,则几乎全权交由了徐庶,徐元直。
nbsp太守府后院临时开辟出来的几间厢房,如今已成了整个汉中新政权最繁忙的中枢。
nbsp这里没有雕梁画栋,没有繁文缛节,
nbsp只有行色匆匆的吏员,堆积如山的简牍文书,
nbsp以及弥漫在空气中那股混杂着墨香、汗水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新生”气息。
nbsp我踏入这片区域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nbsp几张简陋的木案拼凑在一起,便是临时的“户曹”所在。
nbsp几名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吏袍,但眼神却异常明亮的年轻人,
nbsp正埋首于一堆绘制粗糙的地图和登记册中,激烈地争论着什么。
nbsp他们的手指在图上划来划去,时而皱眉,时而比划,显然是在为田亩清丈的具体方法而绞尽脑汁。
nbsp隔壁的“兵曹”雏形处,则围着几名军中提拔起来的识字都伯、什长,
nbsp他们正对着一份份歪歪扭扭的功劳簿,核对着夺城之战中士兵们的具体战功,
nbsp旁边有人用炭笔在木板上记录,不时为某个名字的归属或功劳大小争得面红耳赤。
nbsp这关系到他们能否获得土地,能否改变命运,由不得他们不较真。
nbsp再往里走,一间稍大些的屋子被辟为“工曹”和“仓曹”的联合办公地。
nbsp角落里堆放着一些矿石样本和初步铸造出来的“汉中五铢”样币,
nbsp几名老匠人模样的男子正对着炉火和模具比比划划。
nbsp而另一侧,则是糜信派来的几位精干的账房先生,
nbsp正在清点从张鲁府库中接收过来的粮秣物资,算盘珠子拨得噼啪作响,每一笔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nbsp而统筹这一切,让这看似混乱却又充满活力的机器得以运转的核心人物,便是徐庶。
nbsp我找到他时,他正站在一幅巨大的汉中舆图前,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nbsp他的眼圈有些发黑,下巴上也冒出了青色的胡茬,显然是几日未曾好好休息。
nbsp但他挺拔的身姿依旧如松,眼神清亮,丝毫不见疲态,反而透着一种运筹帷幄的沉稳和专注。
nbsp听到我的脚步声,他转过身来,脸上露出一丝歉意的微笑:
nbsp“主公来了。庶务繁杂,未能远迎,还望恕罪。”
nbsp“元直辛苦了。”
nbsp我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
nbsp“我只是来看看,新政推行,千头万绪,你这边可还应付得来?”
nbsp“千头万绪,确是如此。”
nbsp徐庶坦然承认,指了指周围忙碌的景象,
nbsp“主公的三大新政,环环相扣,皆是革故鼎新之举,牵一发而动全身。
nbsp要将其真正落到实处,绝非易事。”
nbsp他走到“户曹”那边,拿起一份刚刚绘制出的田亩清丈草图,对我说道:
nbsp“就以这‘军功授田为例。
nbsp想法虽好,但要实行,首要便是清丈田亩,核实人口。
nbsp汉中地形复杂,山川纵横,张鲁治下多年,
nbsp田亩册籍本就混乱不清,更有大族豪强隐匿田产、人口,层层阻碍。
nbsp我们人手不足,缺乏经验,要将这笔糊涂账彻底理清,难如登天。”
nbsp他指向图上某处标记:
nbsp“你看这里,按照旧册记载,不过百亩薄田,
nbsp但据玄镜台暗中查探,实则有良田近五百亩,皆被当地一杨氏旁支所侵占。
nbsp类似的情况,在汉中比比皆是。
nbsp若不清查彻底,授田便无从谈起,新政也就成了空谈。”
nbsp“那元直有何良策?”
nbsp我问道。
nbsp我知道他绝非只是来诉苦的。
nbsp“唯有双管齐下。”
nbsp徐庶眼中闪过智慧的光芒,
nbsp“其一,是简化标准,重点突破。
nbsp我们暂时不必追求一蹴而就,将所有田亩都清丈得一清二楚。
nbsp先集中力量,清查南郑周边以及几个重点县的官田、无主田、以及确定被侵占的大片田地,
nbsp尽快整理出一部分土地,用于首批授田,以安军心,树立榜样。”
nbsp“其二,是发动群众,分化瓦解。”
nbsp他继续道,
nbsp“张榜告示,凡主动申报隐匿田亩者,核实后可酌情减免部分罪责;
nbsp凡检举揭发他人侵占田亩属实者,可获得部分田产作为奖励。
nbsp同时,清丈队伍中,除了我们自己的人手,还要吸收部分家世清白、渴望获得土地的本地农户和退伍老兵参与。
nbsp他们熟悉地形地貌,了解乡里情况,由他们去清查,事半功倍,也能有效防止地方官吏与士族勾结,欺上瞒瞒。”
nbsp“好一个发动群众,分化瓦解!”
&nbs
第665章 庶务千头,徐公运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