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徐公定策,以正视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昨夜定下的反击方向,如同在迷雾中点亮的灯塔,虽然驱散了我心中的些许焦虑,
nbsp但如何将这光芒化为具体的行动,照亮前行的道路,还需要周密的规划和部署。
nbsp而在这方面,徐庶无疑是我最倚重的臂膀。
nbsp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便与徐庶在太守府的后堂密议。
nbsp连日的奔波与殚精竭虑,让这位素来沉稳的谋士眼底也染上了一丝疲惫,但他眼神中的清明与坚定,却丝毫未减。
nbsp“主公,”
nbsp徐庶的声音带着一种特有的镇定力量,仿佛能抚平空气中弥漫的焦躁,
nbsp“昨日汇总的情报,庶已连夜梳理分析。
nbsp士族此次发难,确是双管齐下,经济封锁与舆论污名互为表里,意图一举扼杀新政,动摇我等根基。
nbsp其用心之险恶,手段之毒辣,不可不防,更不可不坚决反击。”
nbsp他没有多余的感慨,直入正题,这正是我欣赏他的地方。
nbsp“元直先生有何良策?”我问道,示意他继续。
nbsp徐庶微微颔首,从袖中取出一卷简牍,显然是早已成竹在胸:
nbsp“庶以为,应对当前危局,当以‘固本清源,以正视听为总纲,分经济、舆论两线,同时发力,标本兼治。”
nbsp“固本清源,以正视听……”我默念着这八个字,简洁而精准。
nbsp“正是。”
nbsp徐庶展开简牍,条理清晰地说道,“经济为本,民生为根。
nbsp敌之欲断我粮道、乱我币制,我必反其道而行之,全力稳固经济秩序,安定民生。
nbsp此为‘固本。”
nbsp他指向简牍的第一部分:
nbsp“其一,强推五铢,雷霆万钧。
nbsp主公昨日已下定决心,庶完全赞同。
nbsp但执行层面,需更加细致、强硬。
nbsp庶建议,即刻颁布政令:
nbsp凡官府收缴赋税、发放俸禄、采买物资,一律只收、只付新铸五铢钱!
nbsp所有官方控制的市集、商铺(如盐铁专营点),必须悬挂‘通行五铢,拒收旧币之牌示,违者严惩不贷!
nbsp对于那些胆敢公然抵制、囤积居奇的大户,需由锦帆卫配合府衙差役,
nbsp以‘扰乱市易,对抗政令之名,果断查抄,没收其非法所得,部分充公,部分用于奖励检举揭发之人!”
nbsp这招够狠!
nbsp直接将新币与官府信用、核心物资流通捆绑,并以雷霆手段打击顽固分子,足以迅速打破僵局。
nbsp“其二,开仓济民,釜底抽薪。
nbsp士族囤积居奇,无非是想制造粮荒,引发民怨。
nbsp我军入城时,已缴获张鲁府库及部分豪强之粮草,虽非巨量,但若善加利用,足以应对一时之需。
nbsp庶建议,立即在南郑城内及周边乡镇设立‘平价粮铺,由官府直接经营,
nbsp以略低于市价之价格,限量向百姓出售粮食,并且,只收新五铢钱!
nbsp此举一可缓解百姓购粮之急,稳定粮价;
nbsp二可进一步推广新币;
nbsp三可将士族囤积之粮草困于手中,使其‘囤积居奇之策弄巧成拙,反而损失惨重!”
nbsp妙!
nbsp这“平价粮铺”之策,不仅是经济手段,更是争取民心的利器!
nbsp让百姓切身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好处,感受到谁才是真正关心他们死活的人。
nbsp“其三,严控物价,打击奸商。
nbsp除了粮食,盐、布等生活必需品,也要加强监管。
nbsp可组织专门队伍,巡查市场,一旦发现恶意抬价、合谋垄断者,严惩不贷!
nbsp同时,可适当鼓励外地商旅携带物资入汉中交易,给予税收优惠,活跃市场,打破本地士族的垄断。”
nbsp徐庶的经济对策,环环相扣,
nbsp既有强硬的行政命令,也有灵活的市场调控,更有直击民心的惠民举措,可谓是深思熟虑。
nbsp“好!”我赞许道,
nbsp“经济为本,元直先生这三策,足以稳住阵脚,挫败敌人的经济封锁!
nbsp那么,‘清源与‘以正视听呢?”
nbsp徐庶指向简牍的第二部分,面色更加凝重:
nbsp“舆论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nbsp士族散布谣言,污蔑主公与新政,其心可诛。
nbsp若任其泛滥,则民心离散,新政纵有万般好处,亦难推行。
nbsp故必须‘清源,斩断谣言之根;‘以正视听,发出我等之声,重塑民心所向。”
nbsp“其一,正本清源,严惩不贷。
nbsp主公昨日已提及,要抓住典型,杀鸡儆猴。
nbsp庶以为,此事需快、准、狠!
nbsp由玄镜台暗中锁定几个影响最恶劣、证据最确凿的造谣传谣者,
nbsp不必大张旗鼓搜捕,可待夜深人静时,由锦帆卫精锐秘密逮捕。
nbsp随即,设立‘特别审理庭,由主公或庶亲自审理,务必审出幕后指使,拿到确凿口供。
nbsp而后,将其罪行、供词及幕后黑手(可酌情公布部分),以官方告示形式公布于众,再将其公开处决!
第674章 徐公定策,以正视听[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