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人世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部剧,他前段时间恰好看过。
    至于看剧的原因,完全是因为这部剧的口碑爆了。
    一翻朋友圈,不论是圈里人,还是圈外人都在讨论这部剧。
    这部剧的时间跨度虽然很长,但用一句话来描述剧情便够了。
    周家的故事。
    周家一共有五口人,父亲周志刚是建国后的第一代建筑工人, 母亲李素华是一个典型的具备时代特色的家庭妇女。
    父亲二人一共育有两子一女,大儿子周秉义,二女儿周蓉,小儿子周秉昆。
    故事开始于60年代末,周志刚要去西南支援大三线建设。
    提起大三线这个词,很多人或许会觉得很陌生。
    在80年代以前, 三线建设还是保密条例的范畴之内, 很少有人提起讨论。
    其实,三线建设的初衷是受到了国际大环境的影响,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大后方的安全。
    根据伟人提出的战略构想,全国将会被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前线、中间缓冲地带以及战略后方。
    前线便是一线,缓冲地带也就是二线,而战略后方便是三线。
    这也是三线建设名称的由来。
    60年代后,由于和毛熊的关系恶化,彼时,毛熊更是在北部边线部署了重兵。
    除此之外,盘踞在海外的光头也是心怀恶意,时时不忘反攻大陆。
    另外,阿三也受西方势力的指示,不断地挑起边境地区的事端。
    最后, 漂亮国也没安好心,秘密部署了一系列的遏制计划。
    北边有毛熊,南边有光头,西边有狗腿, 东边虽然有一定的缓冲地带, 但过了三八线, 那里便是西方势力的代言人。
    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至此,大三线建设计划也就应运而生,即便当时国内的经济大环境不够好。
    但面对战争的威胁,所有的一切都要为战备让道。
    必须要建设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业生产体系,保证国家的战略安全。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
    周志刚远赴西南,不过是众多三线建设人员的缩影,彼时,像他这样的人,简直是数不胜数。
    虽然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三线建设也许没有那么必要。
    毕竟,战争没打起来嘛。
    但手中无剑和有剑不用,完全是两种概念。
    如果战争真的发生,位于大后方的战略要地,便是国防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坚固的一条防线。
    抗日战争期间,正因为没有完备的工业体系, 从而导致连子弹的供应都跟不上。
    国人吃够了武器供应不足的苦头。
    那教训,太过惨痛!
    言归正传,周志刚被抽调去了西南,进行大三线建设。
    恰好那时上山下乡运动也开始如火如荼,老大周秉义响应国家号召,去了建设兵团,支援国家建设。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原则上一家只要留一个孩子在家,所以,仅仅老大一个人去还是不够的。
    本来,周家人是打算让小儿子周秉昆

第一章 人世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