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戚舜宾[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应天书院。
    天降大雪,书院的后山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银装。
    暖阁内,一名十来岁的少年正在接受着教授戚舜宾的考校。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者,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此意,何解?”
    话音刚落,那名唇红齿白的清秀少年,几乎不假思索,直言道。
    “先师这是教导后人,不论做什么,都需要应时制宜,不能死读书,必须因势利导。”
    “善!”
    戚舜宾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心下暗赞小说
    不愧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单论《论语》,张方平已然融会贯通。
    戚舜宾是戚纶之子,戚同文之孙,天禧五年,戚纶病故,依例,戚舜宾应该为父守孝。
    当然,守孝归守孝,并不代表什么都不能做,似指点后辈,或者教学之类的活动,基本上是没有忌讳的。
    接受考校的人姓张,名方平,他是应天本地人,十三岁时便入应天书院读书。
    张方平聪慧绝顶,凡是看过的书,几乎是过目不忘,仅需一两遍就能记下书中的内容。
    写文章亦是如此,虽然他今年才十六岁,但论速度,他绝对是大宋最快的几杆枪。
    他是出了名的快枪手,写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他压根就不需要停笔思考,基本是一蹴而就。
    可惜,张方平的出身差了一点,家境不是很好,如今他身上穿着的冬衣还是戚舜宾送给他的。
    读书人,总归要讲究一个体面,少年人身子长得又快,一件冬衣可不便宜。
    张方平没法像那些富家子弟一般,年年换新衣。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才是常态。
    戚舜宾是个惜才的人,看到张方平如此窘迫,不禁动了怜惜之意。
    最后一轮考校结束,戚舜宾伸手指了指身前的暖炉,示意张方平凑得近一些。
    “方平,坐。”
    “谢先生。”
    张方平恭敬的做了个揖礼,然后才凑近坐下。
    “近几日,书院中甚是喧嚣,可影响到你们了?”
    正处于服丧期的戚舜宾,基天才嘛。
    总有点特殊的,一心二用,不算什么。
    另一边,听到范仲淹的境况,戚舜宾心中不免有几分唏嘘。
  &nbs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戚舜宾[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