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七十章 上告宗庙[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礼官何在?”
    话音刚落,翰林学士承旨李维从群臣中出列。
    “臣在。”
    李维如今除了是学士院的学士,身上还有另外一份差遣。
    礼仪院知院!
    众所周知,宋朝的官制很是混乱,同一件事,常常会有好几个不同的机构负责。
    单单礼仪机构,除了传统的礼部和太常寺之外,还有中枢下属的太常礼院、礼仪院、制敕院兵礼房,枢密院下属的枢密院礼房。
    这几个机构中,礼仪院存续的时间最短的机构,仅存续十年便被罢免。
    大中祥符六年(1013),真宗改起居院详定所为礼仪院。
    宋朝,固然有冗官之弊,不过,一个新的机构,也不是随便设立的。
    礼仪院的前身起居院详定所是大中祥符元年(1008)设立的,这一年,恰好是真宗大肆置办东封西祀的起点。
    故此,详定所最初设立的目的,便是为了规范东封泰山、祭祀淮阴、供奉天书、圣祖等祭祀活动的。
    也正因为如此,即便礼仪院成立的时间稍晚,但礼仪院的规格却很高。
    最初,详定所的主官只是翰林学士,后来,详定所改为礼仪院后,规格更高一层。
    礼仪院的主官通常由参知政事担任,副职则是由翰林学士担任。
    历史上,天圣元年,枢密副使张士逊请求罢除礼仪院,他给出的理由看似也很恰当。
    礼仪院成立的初衷是为了东封西祀,如今新帝登基,东封西祀结束,礼仪院的事务日趋减少。
    按道理,礼仪院不该继续占着编制,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然而,张士逊请求罢免礼仪院,真的只是因为冗官?
    怕是不然。
    礼仪院的编制不过二十二人,每年的经费开支大约一千七百贯左右,平均下来,一月的开支大概在一百多贯。
    一百多贯,对于个人而言,无疑是一笔巨资,但对于国家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张士逊提议废除礼仪院,明面上是担心天子或者太后,重演真宗时期的,同时也是曹氏的姻亲
    前有曹韦大破党项,夺取萧关,后有王德用大胜契丹,王氏、曹氏立下了泼天大功,某些事情,必须要注意了。
    比如,继续让曹韦担任枢密副使,已然有点不太合适。
    或者说,即便由曹韦担任枢密副使,往后

第两百七十章 上告宗庙[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