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讲武殿。
    申时一刻,两府重臣应时赶到了殿内。
    十多年过去,朝臣早已轮换了一遍,五年前,寇准老死于京师。
    为了彰显寇准的功绩,李杰不仅以王公之礼,厚葬了寇准,并且还给他加了‘文正的谥号。
    唐朝时期,文臣死后的最高荣誉莫过于加谥‘文贞,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能够得谥‘文贞不过六人而已。
    不过,到了宋朝,尤其是到了仁宗时代,为了避讳,‘文贞改为了‘文正。
    (赵祯,贞,避讳)
    截至今日,宋朝开朝七十余年,得封‘文正的文臣,不过李?P、王旦两人而已。
    寇准,正是第三人!
    当然,相比于李?P和王旦,寇准死后的荣耀更高一些,毕竟,寇准可是第一位以王公之礼下葬的文臣。
    除了寇准之外,王钦若、丁谓等老臣也先后离世。
    上一代重臣之中,仅有王曾和李迪两人尚且在世,只是,他们的年纪都不小了,已然退居二线,远离了权力中枢
    而今,朝廷首相是吕夷简,次相为章得象,参知政事分别是范仲淹和韩亿。
    枢密院那边,枢密使是王德用,上一任枢密使曹韦于四年前病逝。
    (ps:书中曹韦死的时间要稍微晚一点,历史上的曹韦是天圣八年1030似的)
    曹韦死后,王德用顺理成章的接任了枢密使一职。
    李杰在位期间和历史上的仁宗时期完全不同,似枢密院这等军事机构,其掌控权始终在武臣的手中。
    当然,文臣也是有点作用的。
    一般而言,枢密院副使中最少会保留一个文臣。
    比如现在的枢密副使冯元,他就是地地道道的文臣出身。
    其实,如果站在冯元的角度,他本人是不愿意进入枢密院任职的。
    一来,他不是特别懂兵事,二来,文臣出身的他,在枢密院中的地位多少有点尴尬。
    但,没办法,谁让这是陛下的旨意呢?
    不只是他在枢密院当过吉祥物,吕夷简当过,章得象当过,范仲淹也当过础的熟地,大宋是可以拿过来的。
    至于,更北边的地区,李杰实在是没有占领的

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