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不第河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1章 铜雀现世[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nbsp雷声再次炸响时,藏经阁的门被狂风撞开。
    nbsp暴雨卷着冰蓝丝带扑入室内,丝带上用碱草灰写着新鲜的名单——全是今科落第的寒门士子。薛冰蟾的机关匣突然自动分解,零件在案上拼成微型贡院模型,而铜雀砚正好落在34;誊录所34;的位置。
    nbsp34;韩氏在造新的养针库。34;赵明烛的断笔蘸着碱草灰溶液,在案上画出庆州锁文塔的轮廓。他的虹膜血色更浓:34;塔底暗河引的是汴水支流;
    nbsp薛冰蟾已拆解完铜雀砚的机关。砚台最内层的鎏金蜂蜡上,刻着完整的《璇玑录》34;七音篇34;。当她把蜂蜡置于烛焰上方,融化的蜡液在案面形成七个小人——每个小人脑后都插着银针,针尾拴着《礼部韵略》的残页。
    nbsp许慎柔的银簪突然刺向自己的指尖。
    nbsp血滴在蜡人头顶时,七个小人突然同步动作,用针尖在案上刻出西夏文字。赵明烛的朱砂笔管不知何时已接好,他蘸着血翻译出那些文字:34;乙巳年秋,银针成灵,文脉当归34;。
    nbsp铜雀砚的残片在此时发出蜂鸣。
    nbsp所有碎片浮到半空,拼成完整的铜雀形状。雀喙处吐出最后一张楮皮纸,纸上画着正在雕刻银针的匠人——他们的工具竟是科场用的紫毫笔,而烧制针管的窑炉,赫然是岭南鬼贡院的号舍改造而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34;原来这就是骨相之源;薛冰蟾的机关零件突然拼成针床。床板上密密麻麻的凹槽,与都江堰尸骨后脑的针孔完全吻合。34;韩氏用《礼部韵略》冷僻字作模具,在银针内部刻字;
    nbsp暴雨中忽然传来钟声。
    nbsp相国寺的景阳钟连敲七下,声波震得《元佑党人后裔录》哗哗翻页。在最后一页的夹层里,飘出半片用碱草灰写的信笺——正是林氏当年混入誊录院的凭证。纸背的崇文院火印已经模糊,但残留的砒霜结晶依然拼得出34;七音未齐34;四字。
    nbsp赵明烛的虹膜突然滴出血来。
    nbsp血珠落在铜雀砚拼成的模型上,雀眼处立刻浮现出微型星图。薛冰蟾的机关零件自动重组,在星图四周拼出《景佑科举录》记载的考场布局——银针所在的位置,正是当年林氏负责誊卷的席位。
    nbsp许慎柔突然掀开《大藏经》的函套。
    nbsp经函底层藏着被碱草灰染蓝的《礼部韵略》抄本,书页边缘全是用针尖刺出的西夏文小字。当她将书册靠近铜雀砚,砚台突然吸走所有碱草灰,在表面形成岭南鬼贡院的立体地图——图中考生正在用银针蘸墨答卷,而他们书写的,赫然是景佑三年的试题!
    nbsp34;乙巳年;薛冰蟾的袖箭钉住地图上某个正在移动的黑点。箭簇上缠绕的冰蓝丝带突然自燃,火焰中现出陈砚秋的身影——他正站在庆州锁文塔前,手中铜尺量着塔基的暗河入口。
    nbsp铜雀砚在此时彻底碎裂。
    nbsp三百六十五块碎片射向藏经阁各处,每块都嵌进记载元佑党人案的经卷中。当最后一块碎片没入《景佑科举录》的封面,整座藏经阁突然响起此起彼伏的机关咬合声——所有经橱自动移位,拼出与岭南鬼贡院号舍相同的阵列。
    nbsp暴雨忽止。月光穿过窗棂,照在《元佑党人后裔录》最终显露的名字上:
    nbsp34;林昭容,待诏林氏女,景佑三年黜落,滴血验卷术传人。34;
    nbsp名字下方是用碱草灰添加的新注:34;庆历七年六月,都江堰焚谱断脉。34;
    喜欢。

第361章 铜雀现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