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不第河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3章 质子贡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庆历七年七月初七,陆鸿渐踏进兴庆府西郊的废弃质子院时,西夏正午的日头将土墙晒出龟裂的纹路。他伪装成茶商的手指抚过院门处的党项文刻痕,指腹下的34;崇文34;二字被刻意凿成宋体——与岭南鬼贡院残碑上的笔迹如出一辙。
    nbsp院内的沙地上,七名披头散发的宋儒正用银钗在黏土板上刻写策论。他们手腕拴着浸透碱草灰的牛皮绳,每写十个字就要抬头望向东北方——那里立着座微缩的汴京贡院模型,模型号舍里插满冰蓝丝带标记的银针。
    nbsp34;今日习《春秋》褒贬义。34;
    nbsp背后突然响起党项语的低喝。陆鸿渐转身时,一柄弯刀已抵住他腰间茶囊。持刀的西夏武士眼眶里泛着不自然的蓝绿色——正是长期接触碱草灰的症状。武士另一只手提着铜壶,壶嘴飘出的雾气里裹着砒霜的苦杏仁味。
    nbsp34;新来的教习?34;武士的弯刀挑开茶囊,几片江南贡院特供的龙团茶饼滚落沙地,34;会背《礼部韵略》冷僻字部么?34;
    nbsp陆鸿渐的茶刀无声滑入袖中。刀柄镶嵌的磁石微微震颤,将沙地里某根半埋的银针吸出寸许——针尾拴着的冰蓝丝带上,赫然写着景佑三年某个落第考生的籍贯。他故意结结巴巴背起《韵略》34;九佳34;部,当背到被韩氏删改的34;娃34;字时,武士的瞳孔骤然收缩。
    nbsp34;带他去见梁太后。34;
    nbsp武士突然用宋话喊道。屋檐下立刻窜出三个戴青铜面具的童子,他们手中的考篮里装着《景佑科举录》的残页。当陆鸿渐被推搡着穿过回廊时,发现廊柱上密密麻麻钉着大宋历科状元的答卷——每张纸都被银针刺穿34;悬胆鼻34;三字的批注处。
    nbsp质子院正厅弥漫着碱草灰的烟雾。
    nbsp梁太后高坐狼皮椅上,脚下跪着个正在誊写试卷的宋儒。老人枯瘦的手指捏着银针,针尖正将《璇玑录》的星象图复刻到考生眉心。听到脚步声,她头也不抬地抛来一卷《元佑党人后裔录》:34;庆州来的?可认得这上面的血指纹?34;
    nbsp陆鸿渐的茶刀在袖中发烫。
    nbsp书卷展开处,林氏当年的滴血指印旁新增了党项文批注。梁太后的银针突然扎进跪地宋儒的后颈,那人浑身剧颤,口中却流畅背诵起景佑三年的策论题——正是岭南鬼贡院蜡尸们写过的那篇。
    nbsp34;韩琦送来的三百六十五个活教材。34;太后用针尖挑起宋儒的眼皮,露出虹膜上刻的西夏文34;奴34;字,34;可惜都缺了悬胆指骨;
    nbsp她的银针突然刺向陆鸿渐手腕。
    nbsp针尖在触及皮肤的刹那,陆鸿渐袖中的茶刀自动弹出。刀刃斩断银针时,刀身上的《礼部韵略》刻度突然发红发热——被斩落的半截针管里,流出蓝绿色碱草灰溶液,在地上组成微型七音锁魂阵。
    nbsp34;果然是韩家的针!34;
    nbsp梁太后狂笑着拍案。案几应声裂开,露出内藏的蜂蜡棺材——棺中躺着个穿襕衫的蜡像,其咽喉插着七根与都江堰尸骨相同的银针。当太后拔出主针,蜡像突然坐起,手中举着块

第363章 质子贡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