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鬼贡焚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庆历八年的岭南,瘴气比往年来得更早。岭南驻军都监曹玮握着军帖的手心沁出冷汗,枢密院加急文书上的朱批刺得他眼疼:“即毁鬼贡院,片瓦不留”。窗外传来土卒们搬运火油的号子声,空气里桐油味混着腐烂槟榔的气息,熏得人脑仁发胀。
nbsp“未时三刻,动土。”书记官的声音在湿热空气里黏连不清。曹玮踹开半朽的棂星门,门内窜出的蝙蝠群撞得铁甲铮铮作响。他看见贡院明远楼的飞檐上挂满蛛网,瓦当纹样竟是景佑年间的旧制——这鬼地方至少荒废了十年以上。
nbsp土卒们砸碎“至公堂”匾额时,椽木间突然泻下大量砭石针。针尾系着的冰蓝丝带遇风自燃,蓝焰中浮现出考生们用血书的诉状:“景佑三年江南西路张谨,黜落冤”、“景佑四年福建路李慕舟,易卷篡名”......火苗舔过青石地砖,砖面显露出被锐器刻满的《礼部韵略》冷僻字。
nbsp“申时正,地陷!”队正的惊呼带着颤音。曹玮奔至堂中,看见地面塌陷出个丈宽窟窿。洞底传来的阴风里挟着陈墨腥气,还有某种极规律的刮擦声——像数百人同时在石壁上刻字。
nbsp曹玮系绳坠入地窟时,火把照出洞壁密密麻麻的刻痕。全是景佑年间被黜落考生用砭石针刻的诉冤诗,字缝里渗着暗红的血痂。他摸到首《黜落吟》的落款竟是“淮南路苏轼”,可苏轼明明是庆历二年的进士!
nbsp“酉时初,见邪器!”土卒的喊声在甬道里回荡。曹玮摸索到间石室,壁上钉满贴着考生名签的颅骨。每个眼窝都塞着卷诗稿,正中铜盆里堆着烧焦的砚台——正是《宋会要》记载景佑三年失踪的贡院器物。
nbsp火把忽明暗间,曹玮发现刻诗按《礼部韵略》排列。当他把“阳”韵第十七格的“飏”字按下时,整面石壁突然翻转,露出后面用曼陀罗汁书写的景佑三年考题。墨迹遇热显形,篇名《璇玑玉衡赋》旁还有行小字批注:“破军星位者黜”。
nbsp戌时的更梆声透过地层闷闷传来。
nbsp曹玮踢开角落的陶瓮,瓮里滚出几百枚冰蓝丝带系着的银针。针尖挑着极细的羊皮卷,上面是考生们的骨相拓本——悬胆鼻、目带双旋这些《璇玑录》记载的凶相,都被朱砂圈注“黜”字。
nbsp“亥时正,妖风起!”甬道尽头传来土卒的惊叫。曹玮冲过去时看见个尚未完全坍毁的号舍,板壁上刻满用砭石针凿出的星象图。北斗勺柄指向处,留着血书的“韩”字——看墨色竟是三日前新添的。
nbsp子时的暴雨灌入地窟,积水映出壁刻的倒影。
nbsp曹玮突然发现所有诉冤诗都暗藏机锋。当他把三百六十五处“冤”字连成线时,竟显现出张太微垣星图——文昌星位钉着根砭石针,针尾系着的冰蓝丝带写着“庆历八年江南乡试”。
nbsp“丑时三刻,现密道!”勘探土卒举着镐头惊呼。曹玮扒开碎石,看见条通向地底的阶梯。石阶表面被磨得光滑如镜,分明是常年有人行走。他拾起阶缝卡着的银针,针尖沾的墨汁还带着龙脑香气。
nbsp阴风忽然卷着纸灰扑来。
nbsp曹玮举火照见间密室,四壁堆满烧剩的试卷残骸。焦糊的《周易》题页上留着矾水书写的新答案——竟是针对庆历八年殿试的破题纲要!灰烬里埋着方断裂的端砚,刻着“景佑三年进士苏舜钦赠”——可苏舜钦早在庆历四年就因进奏院案罢官。
nbsp寅时的地动震落壁土,露出后面血画的江南贡院图。
nbsp曹玮用刀刮取血色化验,竟是南唐宫廷的“金星矾”混着人血。图画显示明远楼地下也有同样构造的秘道,出口直通韩似道在金陵的别业“澄心园”。
nbsp“卯时初,擒活口!”甬道深处传来打斗声。曹玮赶去时看见土卒押着个白发老吏——竟是景佑三年失踪的贡院誊录官陈襄!老人指甲缝里塞满砭石粉末,喉结处烙着个“黜”字火印。
&n
第383章 鬼贡焚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