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南塘遗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庆历八年的寒露时节,汴京皇城司地牢的石壁渗出冰凉的湿气。陈砚秋蜷在铺草堆里,指尖反复摩挲着臂上结痂的星算公式。昨夜狱卒送来的馊饭里混着龙脑香末,此刻正在他胃中灼烧出诡异的暖意——与岭南鬼贡院碱草炉的气息如出一辙。
nbsp“未时三刻,提审。”铁链拖曳声伴着狱卒的呼喝。陈砚秋被拽出牢房时,瞥见廊柱阴影里有个熟悉的身影闪过——那人右臂的北斗状赤痣在昏灯下一闪而逝。
nbsp刑讯室的铁椅上沾着暗褐的血渍。审官将烧红的烙铁逼近他面门时,热气竟催得臂上公式显形:“录取数=战殁数/(灯烛数分母处的灯烛数突然疯狂跳动,最后定格在“二百零八”这个数字上。
nbsp“申时正,用刑!”烙铁压上胸膛的瞬间,陈砚秋听见某种规律的刮擦声。他猛地扭头,看见石墙缝隙里嵌着半截砭石针——针尾系着的冰蓝丝带正与鬼贡院亡魂所用完全相同。
nbsp酉时的惨叫声在甬道里回荡。
nbsp陈砚秋被冷水泼醒时,发现公式遇血发生了变化。分子处的战殁数自动更新为“零”,而分母处浮现出新参数:“西夏受贡数=夺运总数×0.7”。这证实了崔月隐的发现——大部分文运竟被输往敌国。
nbsp戌时的更梆声隔着石壁闷闷传来。
nbsp狱卒扔进个发霉的炊饼,陈砚秋掰开时发现里面藏着极薄的羊胃膜。膜上用血写着新公式:“实际战殁数=黜落数按此计算,好水川之战实际伤亡远超朝廷公布的数字。
nbsp亥时的冷风从通风口灌入。
nbsp陈砚秋就着微光看清羊胃膜背面的星图:太微垣整体西偏三度,正好将西夏兴庆府纳入文昌星官范围。图侧小字注:“星力所照,文运所归——韩似道篡星位以资敌”。
nbsp子时的地动摇落墙灰。
nbsp陈砚秋在灰烬中发现几粒蜂蜡密封的黍米。捏碎蜡丸,米芯裹着的羊皮屑上画着驼队路线图:自渭州经环州至兴庆府,每条路线都标注着文运输送量。最新一条写着:“庆历八年七月,输七百份”。
nbsp丑时的萤火虫从通风口钻入。
nbsp陈砚秋借着微光看见墙壁刻满公式。最新一条计算着西夏“受益”情况:“得文运五千份,合谋士三百员——梁太后建‘汉学院于贺兰山”。
nbsp寅时的晨星黯淡无光。
nbsp陈砚秋用砭石针在伤口血痂上划算。当他把“0.7”这个输出比例代入公式时,得出了骇人结论:景佑以来至少有五千份文运被窃送西夏——足够培养三百个精通汉学的细作。
nbsp卯时的露水从通风口滴落。
nbsp陈砚秋接取露水涂抹公式,显现出更深的秘辛:输出比例实际关联着韩似道在西夏的商队规模。每次驼队东来,边境必起战事——好水川之战前,确有大批驼队以茶马贸易之名入境。
nbsp辰时的钟声震得铁链嗡嗡作响。
nbsp陈砚秋突然发现所有公式都藏着同一组常数与他用银针在石地上演算,发现这是南唐皇室专用的“气血转换率”的倒数——每份文运在西夏能产生三倍效用。
nbsp巳时的烈日透过通风口射入光柱。
nbsp陈砚秋在光柱中看见尘埃聚成星图。当他把《崇天历》日晷投影投在图上时,星官自动重组为庆历八年的太微垣实况——文
第389章 南塘遗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