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父踪乍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多方势力勾结的产物。
nbsp寅时鹞鹰再至,爪上系着半截烧焦的账页。残存字迹显示:已有七十八箱“经版”运抵扬州,暂存于蕃坊波斯寺。墨娘子立即画出波斯寺水道图:“寺中有暗渠直通贡院饮水井!”
nbsp卯时的晨光穿透窗纸,陈砚秋突然想起父亲惯用的“三重加密”。他取来碱草灰混入青盐,轻轻擦拭信纸边缘。果然显出最终预警:“八月朔日,西夏使团借贺寿为名入京,实携‘文运库历年所窃科举气运,欲灌入汴京贡院地脉。”
nbsp辰时的汴河喧闹如常,众人却如坠冰窟。原来碱草烟只是幌子,真正杀招是盗窃数十年的文运反灌——若让西夏得逞,大宋未来十年的科举气运将尽归敌国。
nbsp巳时整,赵明烛的异色瞳突然流下血泪。他透过虹膜看见可怖景象:汴京贡院地底的砭石阵正在松动,某些刻着进士姓名的石桩已浮现裂纹——这是文运外泄的征兆!
nbsp午时的烈日下,陈砚秋割腕取血,以血代墨在舆图上标注。鲜血流过之处,显现出父亲暗设的十七处拦截点。每处都标注着负责人的暗号:nbsp“青城道士”、“峨眉比丘”、“洞庭渔翁”...
nbsp未时的蝉鸣聒噪中,墨娘子突然破译了父亲最后的密码。那些看似凌乱的星象标记,实为用《崇天历》加密的集合时辰:“七月廿八日酉时三刻,钱塘江口六和塔顶。”
nbsp申时的雷暴再度降临,陈砚秋冒雨冲出院门。他对着汴河方向重重三叩首——父亲选择在钱塘江现身,分明已存死志。那个距离西夏鹰房最近的位置,那个潮水可吞没一切秘密的险地。
nbsp酉时的霞光如血,寒林社全体对着东南方举起碱草烟。青色烟雾聚成陈襄虚影,在暮色中微微颔首。陈砚秋听见父亲最后的心传:“护住文脉,莫问生死。”
nbsp戌时的汴京华灯初上,陈砚秋在铜雀砚上刻下新誓:“乙巳年八月初三前,必断文运之劫。”砚底渗出的露水突然泛金,映出未来江南贡院的盛景:三百六十名寒门学子正在丹桂飘香中挥毫泼墨。
nbsp亥时的星河垂落,那些被父亲标记的拦截点陆续传来鹞鹰讯息。各地隐士纷纷出动:青城道士封住了剑门关驿道,峨眉比丘截住嘉陵江漕船,洞庭渔翁更凿沉三艘可疑药船。
nbsp子时的万籁俱寂中,陈砚秋忽觉怀中发热。取出父亲遗留的砭石针,见针尖自指西北——那是陈襄用最后气力传来的方位:西夏鹰房的核心密室,就藏在兴庆府大佛寺的弥勒座下。
nbsp寅时的晨露未曦,最后一支鹞鹰带回血书。父亲用最后气力写道:“佛脐藏《文运归宗谱》,可逆转运势。”字迹被水渍晕染,唯余个“林”字清晰可见——那是母亲的名字在星空下熠熠生辉。
nbsp卯时的曙光中,陈砚秋将父亲所有密信收入铜匣。匣盖合拢时,突然传出陈襄的遗韵:“吾儿切记,文运在人不在天。”声音穿越千山万水,与江南的潮声融成一片。
喜欢。
第394章 父踪乍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