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名门女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八章 敲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幼仪将自己写的内容,侃侃而谈,声情并茂。
    nbsp她的主要观点就是,导致这样的结果,归咎于十二年前的那次大规模的买官卖官。
    nbsp不论对方是什么身份的人,只要出钱够高,就能得到相应的官位,哪怕是六部之首,尚书一职,也是能用银子买到的。
    nbsp当时之所以出现这个局面,是因为内忧外患。
    nbsp边境战事不断,镇宁军威远军秦军全部奔赴战场,秦军的军需,一直是秦铭自负盈亏,他从不向朝廷伸手要银子军饷,当然,就算他要了,朝廷也不给,当然,他也不会向朝廷缴纳他每次战役的缴获品。
    nbsp但是镇宁军和威远军出征,都是需要朝廷鼎力支持的。
    nbsp那时候,正值国内瘟疫肆意,三年大旱,颗粒无收。
    nbsp朝廷积蓄,在先帝时期,就不充盈,听孙蔚尚和宋嬷嬷的意思,还是她母亲秦婠婠出了什么主意,才让朝廷的国库略微好看些,但是到底不足。
    nbsp等到了本朝,赶上那些天灾人祸,国库就被掏空了。
    nbsp后来之所以能很快补上,就是因为这样一场由上而下的集体买官卖官。
    nbsp虽然国家闹饥荒,可有钱人多得是。
    nbsp有钱人,更想变成有权人,这个政策一出,一时间朝中各个职位被一窝蜂涌抢。
    nbsp最激烈的时候,听说,就连一个县令,都需要五千两银子。
    nbsp朝廷明文规定了价码,不论地方官员如何贪,但是这明码标价的银子,必须交上去。
    nbsp大约用了一年的功夫,朝廷的国库,就又充盈起来,然而,这一年,也随最民不聊生的一年。
    nbsp凡是拿钱买官的人,当时出了多少钱,日后势必是要讨回来的,不仅要讨回来,而且要加倍的讨回来。
    nbsp吃苦受罪的,就是老百姓。
    nbsp好在皇上此举,也是无奈之举,等到国库充足了,立刻又开始整顿官场,重新开设科考,并且在科考的最后一轮,亲自把关。
    nbsp就是如此,那些中选的考生,十有八九也是花钱疏通了关系上来的,个别几个实在才高的,别人就是想要挤也挤不掉的,才保住了名额。
    nbsp然后在最后一轮,皇上亲自出题,将那些靠着疏通关系上来的,全部打回原籍,不予任何录用,只留下凭着真才实学上来的几个。
    nbsp然后,重点培养这几个,再靠着这几个人,发展另外一批人。
    nbsp每一年,就这样不断的洗朝廷臃肿而杂乱的官员,直到五六年后,才颇有成效。
    nbsp可到底,当年的祸根,还是没有被清除。
    nbsp王幼仪分析的,正是这些,她所言的,和赵瑜所想所知的,没有太多出入。
    nbsp虽然有些观点颇为幼稚,可她这个年纪,能有这样的见解,已经不易。
    nbsp“这些,都是你自己的观点?”赵瑜笑意盈盈问王幼仪。
    nbsp王幼仪点头,“是臣女自己的观点。”
    nbsp“难道不是族中男子素日的议论?”
    nbsp王幼仪摇头,“族中学里,是不许公开议论这些的。”
    nbsp“哦?”赵瑜有些好奇,“那他们公开议论什么?”
   &nb

第五百一十八章 敲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