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章 桑树下的誓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子......不过是堂兄弟。34;
    nbsp34;堂兄弟?34;老丈的胡子抖了抖,34;当年你被表舅家退回来,是谁在雪地里背你走了二十里?是谁把最后半块米糕塞给你,自己啃树皮?你阿爹临终前说39;要护好守拙39;,你倒好,如今连他的名字都不愿提!34;
    nbsp烛火34;啪34;地爆了个灯花。敬之望着案头父亲的牌位,突然想起许多年前,父亲咳着血拉着他的手:34;锦程啊,你娘去得早,守拙的娘待你如亲子;
    nbsp34;他今日来过。34;老丈的声音更冷了,34;你让人轰他出去,他摔碎了银锭,那银子是你去年托人送给他的——说是39;帮衬39;,实则是怕他上门讨债。34;
    nbsp敬之的脸涨得通红:34;你胡说!34;
    nbsp34;你且明日去东头桑树下看看。34;老丈的身影渐渐模糊,34;树会告诉你,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假意。34;
    nbsp第二日清晨,敬之果然去了桑树下。守拙正蹲在树底下,用枯枝在松软的土里画着什么。走近了看,竟是当年那两个歪歪扭扭的名字。
    nbsp34;阿兄。34;守拙抬头,脸上有泥,眼里却亮得很,34;我在给桑树施肥呢。昨儿下过雨,土松了。34;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34;这是我攒的桑葚籽,等秋天收了,咱们在周围再种一圈。34;
    nbsp敬之看着他粗糙的手,突然想起当年那双捧着野莓的小手。他喉咙发紧:34;守拙;
    nbsp34;阿兄唤我?34;守拙站起来,拍了拍裤腿的土,34;昨日我去张婶家借了把锄头,她说你家的地荒了半年,怪可惜的;
    nbsp34;守拙!34;敬之打断他,34;我对不住你。34;他34;扑通34;跪在树下,额头抵着潮湿的泥土,34;当年是我鬼迷心窍,怕你分了我家产,才;
    nbsp守拙愣住了。他望着敬之发颤的脊背,突然笑了:34;阿兄,你说啥呢?我昨日去陈府,本是想问问你可还记得当年的誓言。既然你不记得,那便不记得吧。34;他蹲下来,拉起敬之的手,34;走,咱去买两斤糯米,晚上煮桑葚粥喝。我记得你会烧火,我负责搅锅。34;
    nbsp敬之望着他眼里的光,突然哭了。眼泪砸在泥土里,溅起星星点点的湿意。
    nbsp谁也没料到,变故来得这样快。
    nbsp七月十五夜里,陈府突然起火。敬之的独子阿宁才三岁,睡在厢房的摇篮里。敬之冲进去时,房梁已经烧得噼啪响,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他抱着阿宁往外跑,可火舌舔着房梁,34;咔嚓34;一声断了,两人重重摔在地上。
    nbsp34;阿宁!34;敬之撕心裂肺地喊。阿宁的小身子烧得发烫,哭都哭不出声。
    nbsp34;阿兄!34;
    nbsp熟悉的声音穿透火海。守拙撞开人群,抄起旁边的湿棉被裹在身上,一头冲进火里。他踩着烧得发烫的房梁,避开往下淌的火星,终于够着了摇篮。阿宁被他抱在怀里,小胳膊圈住他的脖子,眼泪把他的衣领都浸湿了。
    nbsp34;走!34;守拙喊。敬之在下面接应,两人跌跌撞撞冲出门去。身后传来34;轰34;的一声,厢房塌了。
    nbsp阿宁被救回时,烧得迷迷糊糊,嘴里还喊着34;阿爹34;。敬之抱着他直掉眼泪,守拙蹲在院子里,用湿毛巾擦他脸上的黑灰。天快亮时,火终于灭了,陈府烧了大半,只剩前厅的几根柱子还立着。
    nbsp敬之坐在废墟上,望着焦黑的房梁,突然想起什么,猛地站起来:34;守拙呢?34;
    nbsp众人面面相觑。这时,门房跌跌撞撞跑进来:34;老爷!在桑树下!34;
    nbsp敬之狂奔过去。晨雾里,守拙靠在桑树干上,脸色惨白,左胳膊上缠着布,血把布都浸透了。他怀里抱着个布包,打开来,是几个没烧完的桑葚籽。
    nbsp34;阿宁没事吧?34;他声音很弱。
    nbsp敬之跪在他面前,抓住他的手:34;我这就去请大夫!你别睡,千万别睡;
    nbsp34;阿兄。34;守拙笑了,34;你看,桑树没事。34;他抬起手,指向树顶——经过一夜大火,那老桑树竟抽出了新绿的枝芽,在晨雾里轻轻摇晃。
    nbsp大夫来后,说守拙只是皮外伤,并无大碍。敬之却守在他床前,寸步不离。直到第三日晌午,守拙才迷迷糊糊醒过来,看见敬之趴在床边,手里还攥着他的手。
    nbsp34;阿兄;他轻声唤。
    nbsp敬之猛地抬头,眼里全是血丝:34;你醒了?34;他摸出个锦盒,34;这是当年表舅要给我的地契,我早烧了。从今日起,陈家的田产分你一半。34;
    nbsp守拙摇头:34;阿兄,我要那些做什么?34;他望着窗外的桑树,34;我只盼着,咱们能像小时候那样,一起在桑树下吃桑葚。34;
    nbsp敬之笑了,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他扶着守拙坐起来,让人搬来两把竹椅,放在桑树下。守拙从怀里摸出个小陶碗,里面装着晒干的桑葚:34;我从家里带的,你尝尝。34;
    nbsp敬之拈起一颗放进嘴里,酸得皱眉,却笑得更欢了。风穿过树桠,带来阵阵清香。那老桑树的枝桠在两人头顶交织,像一把巨大的绿伞,遮住了日头,也遮住了过往的是是非非。
    nbsp后来,青溪镇的人都说,那桑树之所以长得格外茂盛,是因为得了两个真心的滋养。再后来,陈敬之和陈守拙在桑树旁盖了间草屋,守拙种桑,敬之卖茧,日子过得清苦却踏实。每年桑葚熟时,他们总会搬两张竹椅坐在树下,一个剥桑葚,一个递陶碗,嘴里念叨着:34;当年要不是你;
    nbsp不过这些话,桑树精大概都听见了。毕竟,它可是见证了五十多年前的誓言,和五十年后的真心。
    喜欢。

第67章 桑树下的誓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