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木牛村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蜀中山多,雾浓得像泡发的棉絮。木牛村的青石板路浸在雾里,像撒了层盐粒。我蹲在老槐树下补木牛,刨花混着松脂香钻进鼻子,远处传来王婶的吆喝:34;阿木,你李叔家要运两袋盐巴,赶紧把木牛牵过来!34;
nbsp我应了一声,手底下不停。这木牛是我爷爷传下的,车身用青冈木凿成,轮轴嵌着枣核钉,榫卯暗扣严丝合缝。最奇的是车肚皮底下那根乌木梁——爷爷说,这是34;压舱石34;,上坡不栽跟头,下坡不蹦高。我摸着梁上的刻痕,那是爷爷教我认的:34;一、二、三、四34;,共四个,对应着四道暗榫。
nbsp34;阿木!34;王婶又喊,34;盐巴要潮了!34;
nbsp我把木牛套上,绳结系成34;活扣34;——这是爷爷教的,紧了勒手,松了滑货。木牛滚起来时,轮轴发出34;吱呀34;声,像老茶碗碰着青瓷盘。王婶跟在后头数步数:34;嘿,这木牛真听话,比我家那头瘸腿驴还稳当。34;
nbsp日头爬到山顶时,雾散了些。我牵着木牛往回走,路过村东头的老祠堂。门楣上34;木牛居34;三个字被风雨磨得发亮,是太爷爷的手迹。记得七岁那年,爷爷蹲在祠堂台阶上抽旱烟,我扒着他裤脚问:34;木牛为啥叫木牛?跟诸葛丞相的木牛流马有关系不?34;
nbsp爷爷把烟杆在青石板上敲了敲,火星子溅在34;木牛居34;三个字上:34;小崽子,你当这是耍杂耍的木头疙瘩?当年丞相北伐,用木牛流马运粮,山路陡得能刮掉人一层皮。后来战乱平了,工匠们怕这手艺惹祸,就带着图谱躲进深山。咱们木牛村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34;
nbsp我仰着脖子看爷爷,他眼角的皱纹里夹着松针:34;你太爷爷是最后一个跟着丞相学手艺的徒弟,临终前把图纸缝在我襁褓里。那时候血把粗布都浸透了,像朵红牡丹。34;他从怀里摸出个油布包,展开是张泛黄的纸,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木牛,旁边写着34;榫要密,钉要沉,压舱木要选百年乌木34;。
nbsp34;你看这道暗扣,34;爷爷用指甲挑开木牛腹下的木板,露出道细缝,34;平常瞧不见,运重物时一压,就能把货物卡死。当年丞相的木牛流马能在栈道上走,靠的就是这股子巧劲。34;
nbsp风突然大了,吹得祠堂前的铜铃叮当响。我看见爷爷的手在抖,他抹了把脸:34;阿木,等你长到十八岁,这木牛的榫卯、暗扣、压舱木,都得刻在你骨头里。咱们村的人,不能让老祖宗的手艺断在咱们手里。34;
nbsp那年冬天,爷爷走了。出殡那天,全村人都来了。木牛队排成两列,载着爷爷的棺材,轮轴声像在唱哭丧调。我捧着爷爷的旱烟杆走在最前头,烟锅里还留着他最后一口烟丝的香气。
nbs
第183章 木牛村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