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2章 锁心井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井越挖越深,阿阮的棉袄被汗水浸透了。她挖出个檀木匣子,匣子里全是金钗银簪,每支上都系着红绳;挖出个蓝布包袱,包袱里是婴儿的虎头鞋,针脚歪歪扭扭;挖出个锈迹斑斑的铜锁,锁孔里塞着半枚铜钱......
    nbsp每样东西上,都沾着些暗褐色的痕迹,像干了的血,又像浓得化不开的泪。阿阮突然想起王婶说过的话:34;锁心井啊,原是镇里人的39;心牢39;。那些放不下的执念,丢不掉的遗憾,都沉在这井里。井水清不清,看的不是愿能不能成,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34;
    nbsp她摸着那截断剑,剑柄上刻着34;陈34;字。想起上个月,镇东头的陈阿婆去世了,临终前拉着她的手说:34;我家那口子走得早,我等了他五十年,等得头发都白了;
    nbsp又摸着那半卷诗稿,墨迹里有淡淡的茉莉香。想起周郎常去村西头的茶棚,说那儿的茉莉茶最香。
    nbsp原来井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别人的34;锁心链34;。有人等爱人,有人等功名,有人等孩子回家,有人等一句道歉。这些东西沉在井底,把井水染得浑浊,也让许愿的人看得不清。
    nbsp阿阮突然明白了。她捧起一把井水,水还是凉的,可她的心却热了。她把玉牌、诗稿、断剑都放回井里,又把自己的檀木簪子捞上来,用袖子擦得锃亮。
    nbsp34;周郎,34;她对着井说,34;我要去县城的绣坊做工了。你若高中,便去绣坊找我;你若不想,那便算了吧。我这双手,该绣花样,不该绣执念。34;
    nbsp井水突然泛起涟漪,像有人在底下轻轻搅动。阿阮低头看,水面清得能照见自己的脸——不是哭花的脸,是笑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从那以后,阿阮成了锁心井的守井人。她每天来井边打扫,把飘落的树叶捞起来,把孩子们扔的石子捡出去。有人来许愿,她就笑着说:34;别急,先把心放平了。34;
    nbsp去年春天,有个穿青衫的书生来投簪子。阿阮认得他,是当年和周郎同科的进士。书生说:34;我替周兄来还愿。他说当年在井边许的愿,是娶个像栀子花的姑娘。34;
    nbsp阿阮指了指井里的清水:34;你瞧,井水清着呢。34;
    nbsp书生往井里投了枚铜钱,水面荡起一圈圈波纹,渐渐又平了。他谢过阿阮,往村里走。阿阮望着他的背影,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笑声——是周郎,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衫,手里捧着束栀子花。
    nbsp34;阿阮,34;他说,34;我去长安那年,见着满街的牡丹,可没一朵比得上你。34;
    nbsp阿阮接过花,闻见熟悉的茉莉香。她转头看井,水面映着两人的影子,清得像块玉。
    nbsp后来,霁月镇的人都说,锁心井的水从来没这么清过。有人来求姻缘,有人来求功名,可他们都说,投了物件,再看井水,心里的疙瘩倒先解开了。
    nbsp阿阮还是每天来井边。她学会了绣并蒂莲,针脚比当年的周郎还细。有人问她秘诀,她就说:34;人心啊,就像这口井。你若总往里头扔石头,水就浑了;你若把石头都捞出来,水自然就清了。34;
    nbsp井底的物件还在,可它们不再压得人喘不过气。它们成了井的故事,成了镇里的传说。而阿阮知道,真正的锁心井,不在那青石板下,而在每个人的心里——放下执念,心就宽了;心宽了,路就长了。
    喜欢。

第252章 锁心井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