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千面鼓[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毕罗县西头有个鼓匠华不语,打小跟着师父学制鼓。他打的鼓,鼓身用的是后山百年枣木,蒙的是江滩老水牛的皮,鼓槌雕着缠枝莲纹的乌木。寻常鼓匠打鼓图个响,华不语打鼓却讲究个34;韵34;——击鼓时手腕轻旋,鼓声里能听出晨雾漫山的绵软,能听出暴雨打荷的急切,最绝的是那34;余韵34;,咚的一声下去,余音像春蚕吐丝,在空气里绕三绕才散。
    nbsp这日华不语去南山伐枣木,迷了路。日头偏西时,见山坳里有座破土地庙,供桌上摆着个红布包。他正要走,忽听庙后传来琴弦响,调子是本地没有的《凤求凰》。循声找去,见个穿青衫的老者坐在石凳上,膝上搁着张焦尾琴,指尖拨得琴弦簌簌响。
    nbsp34;小师傅可是来取鼓的?34;老者头也不抬。
    nbsp华不语吓了一跳:34;老丈怎知?34;
    nbsp老者笑了:34;这鼓在山里等了三百年,该遇着个懂它的人。34;他指了指供桌上的红布包,34;拿去吧,切记——鼓有千面,人有初心。34;
    nbsp华不语解开红布,里面是个巴掌大的鼓,枣木鼓身油亮如蜜,牛皮蒙面泛着琥珀色的光,鼓槌更是奇了,竟是两截并蒂莲的根须雕成,摸起来温温的。他刚要谢,老者已不见了,只剩石桌上留着张纸条:34;慎用千面,莫失本音。34;
    nbsp自得了这鼓,华不语的鼓摊就变了样。从前他敲的是《得胜令》《将军令》,如今只要在心里默念个人,鼓面便浮起那人的脸,鼓声里便淌出那人的声音。他先是在茶馆里表演,说书先生讲《三国》,他敲着鼓,鼓面就现出关云长的红脸,声音是丹凤眼一眯:34;某家关羽,愿与将军共饮此酒!34;台下喝彩声能掀翻屋顶。
    nbsp半年后,华不语在县城最热闹的十字街租了间铺子,门楣上挂着34;千面鼓坊34;的幌子。他雇了个跑堂的,专给贵人送请帖——县太爷要听《长生殿》,他敲鼓现杨贵妃,鬓边金步摇颤巍巍的,连贵妃的吴侬软语都学得真真的;盐商要听《水浒》,他敲鼓现武松,打虎时的喘息声都带着风;最绝的是给守寡的张夫人,他敲鼓现她亡夫,声音哑哑的:34;娘子,我带了苏州的绣帕回来;张夫人哭湿了三条帕子,给了他五两银子。
    nbsp这年腊月,毕罗县新上任的周知县是个戏迷。他听说千面鼓能学百人声,便差人来请华不语进府。华不语到了县衙,周知县正抱着个紫檀木匣子,打开来是副翡翠扳指,绿得能滴出水。
    nbsp34;听说你能学我师爷的声音?34;周知县眯着眼。
    nbsp华不语心里一紧——那师爷半月前告老还乡了。他硬着头皮点头,默念着师爷的模样,鼓面浮现出个瘦高个,留着山羊胡。鼓声响起,正是师爷的尖嗓子:34;老爷,那田契;话没说完,周知县突然拍案:34;好个大胆的!我师爷早把田契交了官,你倒敢来骗

第265章 千面鼓[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