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6章 石林风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西北戈壁的风是有脾气的,有时像温柔的手拂过人脸,有时却像无数把刀子,能把石头都削出模样来。在这片一眼望不到头的荒原上,矗立着一片奇形怪状的石林,最高的石柱得有十个人叠起来那么高,矮的也比骑马的人还高些。这些石头被风啃得坑坑洼洼,有的像昂首的骆驼,有的像弯腰的老人,当地的牧民都说,这是上古风伯留下的琴弦,风一吹,就能听见它们说话。
    nbsp阿石就生在离石林最近的黑石部落。他娘生他那天,戈壁刮了场百年不遇的黑风,沙石打得帐篷噼啪响。等风停了,接生的婆婆才发现,这孩子不会哭,也听不见动静——是个聋哑儿。部落里的人都说这是不祥之兆,劝阿石的爹把他扔到石林里喂狼。阿石的爹是个老实巴交的牧民,他摸了摸孩子皱巴巴的小脸,把人紧紧抱在怀里:“都是老天爷给的娃,咋能说扔就扔。”
    nbsp阿石长到五岁,还不会说话,也听不见牛羊的叫声。别的孩子在帐篷外追逐打闹时,他总爱一个人跑到石林边,往那些冰凉的石头上贴。一开始,他爹怕他出事,总跟着,后来见他只是静静地靠着石柱,也就由着他去了。
    nbsp没人知道,阿石能“听”见风的声音。不是用耳朵,而是用皮肤,用骨头,用整个人。当风掠过石林,别人听到的是呜呜的呼啸,他却能从石柱传来的细微震动里,分辨出不同的节奏——像老人咳嗽的沉缓,像姑娘唱歌的轻快,像马蹄踏过的急促。他把脸贴在石头上,那些震动顺着脸颊传到心口,像有无数根细针在轻轻扎,每一下都带着不同的意思。
    nbsp八岁那年的夏天,部落准备迁徙到水草更丰茂的东边。出发前一天,阿石突然疯了似的拽着他爹的衣角,往石林那边拉。他爹不明白,以为他又想去找石头玩,挥手甩开了。阿石急得满脸通红,捡起地上的石子,在沙地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帐篷,又画了个向下的箭头,接着用手比划下雨的样子,最后指着东边的方向拼命摇头。
    nbsp他爹愣了愣,部落里的老祭司正好路过,看了看地上的画,又看了看天边的云彩,皱起了眉头:“这娃是说东边有雨?可眼下明明是大晴天。”没人信阿石的话,迁徙的队伍还是按时出发了。结果走到半路,天突然暗了下来,瓢泼大雨裹着冰雹砸下来,好几头刚出生的小羊羔被砸死了,帐篷也被狂风掀翻了好几顶。
    nbsp从那以后,部落里的人再不敢小看这个聋哑少年。他们发现,每次阿石对着石林发呆后,总会画出些奇怪的符号——有时是波浪线,那准是附近要涨水;有时是交叉的线条,那是提醒大家别往某个方向去,那边多半有流沙或者狼群。老祭司说,阿石能听懂风语,是风伯派来守护部落的先知。
  

第456章 石林风语[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