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华微电子仗着国资背景,整天躺在补贴上混日子,而真正有技术、肯实干的企业,却因为拿不到政策资源,只能勉强维持生存。
    nbsp“这样,刘科长。”
    nbsp郑仪合上文件。
    nbsp“你安排一下,我要亲自去这三家企业考察。”
    nbsp刘信鸿吓了一跳:
    nbsp“郑处,这……合适吗?华微那边……”
    nbsp“华微电子现在正忙着应付财政厅审计。”
    nbsp郑仪淡淡扫了他一眼.
    nbsp“他们还有空管我?”
    nbsp刘信鸿不敢再多嘴,只能点头:
    nbsp“是,我马上安排。”
    nbsp郑仪想了想.
    nbsp“对了,邀请三江大学的李教授一起去。”
    nbsp刘信鸿一愣:
    nbsp“李维?他和这些企业……”
    nbsp“技术对接。”
    nbsp郑仪干脆利落道.
    nbsp“李教授的碳化硅衬底技术要落地,需要产业链配合。华微不干,那就另起炉灶。”
    nbsp刘信鸿这才恍然大悟。
    nbsp郑仪这是要绕过华微电子,重新构建一条半导体产业链!
    nbsp一旦这条新链条成形,谁还需要华微?
    nbsp谁还需要于华?
    nbsp刘科长突然感到一阵恐惧,郑仪的手段比想象的更狠。
    nbsp次日后郑仪带着产业处的骨干,与三江大学李维教授一同走访了江东省三家二线半导体企业。
    nbsp第一站,明德电子。
    nbsp这家企业规模不大,但产线干净整洁,工人精神面貌极佳。总经理董棋是个四十出头的技术专家,亲自带着郑仪参观生产线。
    nbsp当郑仪提出要与三江大学的碳化硅衬底研发项目合作时,董棋激动不已。
    nbsp“李教授的技术我们早就关注了!”
    nbsp他翻开一本厚重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技术参数和市场分析。
    nbsp“只要省里给政策,我们能在三个月内改造生产线,适配碳化硅工艺!”
    nbsp郑仪转头看向李维:
    nbsp“李教授,你觉得呢?”
    nbsp李维推了推眼镜,认真翻看了明德电子的技术资料,点头道:
    nbsp“张总确实懂技术,他们的生产线改造后,完全可以承接我们的研发成果。”
    nbsp接下来是晶芯科技。
    nbsp这家企业曾是华微电子的封装配套商,后来因华微拖欠货款而濒临破产。董事长林涛是个耿直的退伍军人,说话直奔主题:
    nbsp“郑处长,我不跟你绕弯子,我们厂技术没问题,就是被华微拖垮了现金流。如果省里真愿意扶持我们,我们立刻就能复产!”
    nbsp郑仪微微点头,翻看着晶芯科技的财务报表:
    nbsp“订单来源稳定吗?”
    nbsp“以前不稳定。”
    nbsp“但如果能搭上李教授的碳化硅项目,我们就能直接对接高端客户!”
    nbsp郑仪与李维交换了一个眼神。
    nbsp最后,华越半导体。
    nbsp这家企业规模最小,但技术团队极为精悍。
    nbsp创始人赵华越是个留学归来的技术狂人,亲自带团队研发国产半导体设备零件。
    nbsp“郑处长,华微买进口设备溢价50%,而我们自己研发的同款零件,成本只有进口的三分之一!”
    nbsp赵华越打开一台设备,露出内部密密麻麻的芯片和电路:
    nbsp“最可笑的是,华微宁愿高价买进口配件,也不肯给我们订单!”
    nbsp郑仪若有所思,转头看向刘信鸿:
    nbsp“刘科长,这笔账你怎么看?”
    nbsp刘信鸿这次学乖了,认真回答:
    nbsp“郑处,如果能扶持本土供应链,确实能大幅降低企业成

第113章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