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他从硝烟处走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2章 我是半个华国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抹腮红愈发的醉人。
    nbsp“为什么?”,刘东奇怪的问道。
    nbsp“其实,我也算半个华国人”。
    nbsp“你也算半个华国人?”刘东震惊的问道。
    nbsp“是啊”朴彩英歪着头,笑意吟吟的说道。
    nbsp“那是怎么回事啊?”
    nbsp“虽然我算半个华国人,但我爷爷和爸爸都是地道的华国人,我的东北话就是和他们学的”朴彩英继续说道,给刘东讲起了早年间的往事。
    nbsp原来在1958年的时候,金将军访华期间,向华国提出派遣华国的朝鲜族居民赴北韩“支援建设”的请求。
    nbsp出于维护中朝关系的考虑,华国政府最终同意了这一请求,并决定派遣4万名东北朝鲜族居民前往北韩。朴彩英的爷爷奶奶就是那时候带着十几岁的儿子从东北来到了平壤。
    nbsp朴彩英的爷爷名叫朴正浩,原本是长白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一名普通农民。那时候,华国的朝鲜族居民生活虽然艰苦,但还算安稳。
    nbsp然而,随着金将军的请求得到华国的同意,朴正浩一家也被卷入了这场历史洪流中。政府动员他们前往北韩“支援建设”,承诺那里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多的机会。朴正浩虽然心中有些不安,但想到能为祖国贡献力量,最终还是带着儿子一家人踏上了前往平壤的列车。
    nbsp然而,现实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残酷。到了北韩后,朴正浩发现所谓的“支援建设”不过是让他们去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条件比在东北时还要艰苦。
    nbsp他们被安置在平壤郊外的一个集体农场,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干活,直到天黑才能休息。食物匮乏,医疗条件差,甚至连基本的自由都受到了限制。
    nbsp朴正浩的儿子,也就是朴彩英的父亲,那时才十几岁,却不得不跟着大人们一起下地干活,童年的快乐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nbsp尽管如此,朴正浩一家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会熬出头。好在后来北韩在老毛子的援助下生活好了一些,朴彩英的父亲也能够继续上学,并且当了一名医生,一家人也借着政策搬到了平壤市里。
    nbsp朴彩英的父亲长大后,娶了一位同单位的北韩女子,生下了朴彩英。虽然他们一家已经融入了北韩社会,但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感。
    nbsp朴彩英从小就知道,自己和别人有些不一样。她的父亲常常会提起东北的老家,说起那里的山山水水,说起那些早已模糊的亲戚和朋友。每当这时,朴彩英都能从父亲的眼中看到一丝深深的怀念和无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92章 我是半个华国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