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给你们介绍一下,他叫秦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策?哪三策?”郑浑迫不及待的问道。
nbsp秦立道:“这上策,标本兼治,保证水患除去,并且能保今后百年之内,此地不再有水患。”
nbsp“这中策,治标也治本,可是并不能根治,可保今日水患除去,十年之内无忧。”
nbsp“至于下策,只能治标,缓解水患,可是用不了多久,他日若发生更大洪水,则不可挡。”
nbsp“这上策是什么?这中策和下策又是什么?”郑浑好奇起来。
nbsp秦立也没磨叽,解释道:“上策就是,毁坏房屋,迁徙黎民,挖掘河道,加固堤坝,引洪入河。”
nbsp这个计策,是历史上最常见的治水方法,当初大禹治水,用的就是这个办法。
nbsp把一些本来就地势低洼,不适合居住,每次大水都会被淹没的地带毁坏,把那边的民众迁徙,然后把这里开发成河渠。
nbsp然后在河渠上,加固堤防,把洪水引进去,如此一来,洪水地带自然水患消除,就算再发洪水,有了河道,也可以保证洪水不溢出来,不会波及平坦地带。
nbsp而且,这些低洼地带,本就不适合居住,每次发大水必定淹没,迁徙到平坦地带,也可保证,不会被洪水波及。
nbsp这就叫顺势而为,事半功倍。
nbsp“中策呢?”听后,郑浑两眼发光,问道。
nbsp秦立道:“中策就是不迁徙民众,只是在无人居住,交通不便利的地带,挖掘沟渠,在已有河道地带加固堤防,引洪水进入,把低洼地带的民众暂时安排在救难所,等洪水退去,再让他们回来。”
nbsp但是这种办法,终究是用力大,收效甚微。
nbsp如果以后再次发大水,那这边低洼地带的民众还是咱再次转移一次,待大水退去,才能回来,反反复复,周而复始。
nbsp“下策?”
nbsp秦立道:“下策就很简单了,不需要挖掘河渠,只需要在原有河渠,加深加固,然后发动所有百姓黎民,用桶,盆之类的东西盛水,或者挖沟打井,把洪水给一点点转移走。”
nbsp这个方法,耗时耗力,而且收效甚微。
nbsp郑浑听完了秦立的治水三策,也是颇有感触!
nbsp“这三个计策,你想要哪个?”秦立问道。
nbsp郑浑当机立断,一拍桌子:“这还用说吗,自然是要上策啊,治标治本!”
nbsp其他两策,直接被郑浑给放弃了。
nbsp不过随后,郑浑又有点为难起来。
nbsp“不过这上策,需要迁徙百姓,毁坏房屋,恐怕那些百姓不会愿意。”
nbsp毕竟,百姓把家看的非常重要,如果不是有天大的事情,谁也不愿背井离乡。
nbsp而对他们来说,就算把他们迁徙到另一个城镇,还是同一个郡,他们都接受不了。
nbsp秦立道:“没错,这上策收效最大,但是也最困难。”
nbsp不过现在,他们不用毁坏房屋了,因为房屋已经被冲毁了。
nbsp“所以,我们只需要,打着帮他们重建家园的旗号,在其他地方安置他们就行了。”
nbsp这就好像是人体内的病灶,想要根除,不伤筋动骨是不可能的。
nbsp长痛不如短痛。
nbsp“愚人只可以共享成功的成果,不能共商成功的过程。”郑浑也同意。
nbsp“那明天,我就去找那些百姓,跟他们说明问题!”
nbsp郑浑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说服那些百姓!
&nb
第287章 给你们介绍一下,他叫秦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