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七章 万众期待的府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日后,黎明。
    nbsp京兆府贡院外,青石广场上人头攒动,气氛肃杀。
    nbsp府试,终于来临!
    nbsp搜检比县试更加严格。
    nbsp吏员拿着厚厚的户籍名册,对照着考生的路引,相貌,更有东宫六率的卫士在旁虎视眈眈。
    nbsp有了县试前34;查三代34;的雷霆手段,这次无人敢再起丝毫侥幸之心。
    nbsp张远,王二排着队,紧抱着怀中视若生命的《实务通鉴》。
    nbsp两人眼窝深陷,面色憔悴,但眼神却亮得吓人,像两柄磨砺到极致的匕首。
    nbsp他们周围,寒门学子大多如此,沉默着,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nbsp世家子弟的队伍里,崔明远,郑伦等人也在,他们衣着光鲜,努力维持着镇定,但眼底的紧张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nbsp昨晚天上人间那一曲,像一根刺,扎进了他们心里。
    nbsp他们引以为傲的34;雅正34;与34;底蕴34;,在那种磅礴新声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nbsp此刻站在府试考场上,那份阴影似乎仍未散去。
    nbsp沉重的黑漆大门轰然洞开!
    nbsp34;考生依序入场!34;
    nbsp威严的唱名声响起。
    nbsp张远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连日苦读而有些佝偻的脊梁,随着人流,沉稳有力地一步迈过了那道象征着更高挑战,也象征着无限可能的门槛。
    nbsp考场内,条案整齐如林。
    nbsp府试考卷发下,厚厚一叠。
    nbsp张远迫不及待地展开。
    nbsp第一题:贞观十一年,蓝田县发生一桩积年旧案。
    nbsp前任县令刘能贪墨赈灾钱粮,并构陷揭发其恶行的县丞李忠,致其含冤入狱,家破人亡。
    nbsp刘能后因他案被贬,此案不了了之。
    nbsp今有李忠之子持新证据翻案,诉至京兆府。
    nbsp问:若你为复核此案之推官,当如何处置?
    nbsp需详述勘验,取证,律法适用及量刑建议。
    nbsp题目后,附有当年案卷的摘要及所谓34;新证据34;的简述。
    nbsp张远的心,猛地一跳!
    nbsp旧案复核!
    nbsp证据链!
    nbsp律法适用!
    nbsp这正是《实务通鉴》刑名篇里剖析得最为透彻的案例类型之一!
    nbsp书中不仅详述了此类案件的核心要点证据链闭合,排除合理怀疑,程序正义,更给出了34;最优解34;,34;次优解34;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得分点!
    nbsp一股滚烫的热流瞬间涌遍全身!
    nbsp连日来所有的不眠不休,所有的殚精竭虑,在这一刻化作了无比的信心!
    nbsp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提笔蘸墨,按照书中34;最优解34;的逻辑框架,结合题目给出的具体细节,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写下了第一条......
    nbsp笔走龙蛇,如有神助!
    nbsp可斜对面的崔明远拿到卷子,看到这第一题,眉头却是深深皱起!
    nbsp旧案复核?
    nbsp这正是他们世家重点突击的部分!
    nbsp《实务通鉴》里的套路,他也背熟了!
    nbsp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也开始落笔。
    nbsp然而,写着写着,他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nbsp题目中那个34;构陷34;的细节,以及新证据指向的34;程序严重违法34;,让他隐隐觉得有些棘手。
    nbsp书中案例似乎没有完全对应的情形?
    nbsp他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nbsp第二题:关中道大旱,朝廷拟开凿引泾渠,缓解旱情。
    

第三百七十七章 万众期待的府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