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四章 科举选的是独当一面的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牧笑了笑:“秦老爷也是关心则乱。”
    nbsp“种植之道,本就需精心细致,因地制宜,随时调整。”
    nbsp“纸上得来终觉浅,如今既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了便是。”
    nbsp“后续按我说的做,丰收可期。”
    nbsp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毕竟.......这里头也有我的三成分子不是,我可不想我的投资打了水漂。”
    nbsp“更何况,此物若成于天下万民有益。”
    nbsp“于东宫太子殿下……后续的一些谋划,也至关重要。”
    nbsp“所以.....你懂得!”赵牧心想我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你这大唐赵国公,李承乾的亲舅舅,应该能听得明白了吧?
    nbsp李世民闻言,却是抬起头,深深看了赵牧一眼。
    nbsp此时他心中更是笃定此人乃经天纬地之才,且心怀天下!
    nbsp想了想,李二拱起手,一脸郑重道:“小友说的,老夫都放心!”
    nbsp“而且还请小友放心,老夫定当竭尽全力,将此物推广天下!”
    nbsp“绝不会让小友的心血白费,不让太子失望!”
    nbsp此时,下人已在不远处河畔的凉亭内备好了清茶点心。
    nbsp李世民邀赵牧过去小坐歇息。
    nbsp清风拂过河面,带来丝丝凉意。
    nbsp两人对坐,品着香茗。
    nbsp李世民心情极佳,看着眼前长势喜人的棉田,仿佛看到了大唐光辉的未来。
    nbsp歇了一阵后,李二却像是想起什么趣事,闲聊般开口道:“说起这精心栽培,等待收获,倒是让老夫想起如今京城里的一件热闹事。”
    nbsp“赵小友可知,那些通过了府试的寒门举子们,如今正分在各衙门见习?”
    nbsp赵牧吹了吹茶沫,懒洋洋地“嗯”了一声,示意自己在听。
    nbsp李世民继续道:“听说啊,起初可是闹了不少笑话。”
    nbsp“那些寒门子弟,虽说考卷答得漂亮,可真到了实务衙门,竟是手足无措,闹了不少笑话。”
    nbsp“不是被老吏们支使着干杂活,就是被晾在一边无人问津,举步维艰呐。”
    nbsp“呵,那些世家出来的官员胥吏,面上客气,背地里可没少使绊子。”
    nbsp他说着,语气带着一丝仿佛局外人看热闹的调侃,实则眼角余光却在仔细观察赵牧的反应。
    nbsp赵牧啜了口茶,神色平淡,仿佛在听一件与己无关的市井传闻:“哦?”
    nbsp“还有此事?”
    nbsp“我最近窝在山庄里,没怎么回长安,这些倒是没太关注。”
    nbsp李世民笑道:“不过近来似乎好了不少。”
    nbsp“听说太子殿下动了真怒,又是下谕令,又是派巡查,还狠狠处置了一个出头鸟,竟把礼部从六品上的郑员外郎,都直接流放三千里!”
    nbsp“这下,各衙门的风气为之一肃,那些寒门秀才的日子好过多了。”
    nbsp“太子殿下此举,倒是雷厉风行,大快人心呐。”李二语气中带着对太子的赞许,明显是想听听赵牧对李承乾这番手段的评价。
    nbsp赵牧放下茶杯,目光投向波光粼粼的河面,淡淡道:“殿下此举,于当下而言确是必要,也做得不错,实在是世家大族有些做的太过了!”
    nbsp“杀鸡儆猴,敲山震虎,能迅速稳住局面,让那些寒门学子得以喘息,才能有机会接触真正的实务。”
    nbsp李世民点头,正待再说。
    nbsp却听赵牧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淡,却多了一分深邃道:

第三百八十四章 科举选的是独当一面的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