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2章 电力革命,神光普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最高权力机构——“大宁皇家电力总署”!其品级与“铁路总署”等同。其署长则由在水力发电站建设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安国公五子张柱子亲自担任。而张念祖、张开山、张文远三兄弟则被破格册封为总署的“首席格物博士”,专门负责所有核心技术的研发与攻关。
    nbsp第二步:“点亮京城”计划的全面启动。在皇帝“不计成本”的最高旨意之下,一场旨在将京城打造为全世界第一座“不夜之都”的宏伟工程正式启动。——发电,以“昆明湖水力发电总厂”为模板,又有数座更大规模的水力、甚至火力(利用京西的煤矿)发电厂在京城周边拔地而起。——输电,一张更为密集、也更为安全的“地下电缆”网络开始取代那些高悬于空中的“飞线”,如同城市的血脉铺设到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用电,在安国公府名下的“青石琉璃厂”内,一个专门生产“大宁神光”牌白炽灯的全新工坊被建立了起来。
    nbsp张铁牛,这位早已是帝国钢铁大王的安国公长子,更是亲自坐镇,将其那套早已成熟的“标准化生产线”理念完美地应用到了小小的“灯泡”生产之中。从琉璃灯泡的吹制,到炭化竹丝的量产,再到灯头、灯座的标准化打造……所有的一切都如同生产子弹和炮弹一般被分解成了最精细的、可复制的流程。使得“电灯”这个在最初还如同“神物”般的奢侈品,在短短一年之内其成本便下降到了一个寻常富户都足以承受的……亲民价格!
    nbsp……
    nbsp大宁启元二十七年,冬。距离“点亮紫禁城”之夜仅仅过去了一年,整个京城便已是焕然一新。每当夜幕降临,从宽阔的长安街到最偏僻的胡同巷陌,一盏盏明亮的、散发着柔和白色光芒的电灯便会如同约定好一般同时亮起,将整座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庞大都城照得如同水晶宫殿般璀璨夺目!
    nbsp——皇宫早已不见了那成千上万支摇曳的烛火,取而代之的是数万盏造型各异、却又同样明亮的电灯。——各大衙司也终于摆脱了那昏暗的油灯,无数的文书和官吏可以在明亮的光线下通宵达旦地处理政务,帝国的行政效率因此凭空提升了三成不止!——各大工坊更是迎来了一场真正的“生产力革命”!过去受限于照明条件,所有的精细工作都必须在白天完成。而现在在明亮的电灯之下,“三班倒”的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生产成为了可能!帝国的工业产值再次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
    nbsp——而变化最大的还是那些……寻常的百姓之家。一个普通的私塾先生在结束了一天的授课之后,他不再需要就着那昏暗的、会熏得人流泪的油灯去辛苦地备课、批改作业。他只需轻轻地拉一下墙上的开关,一室光明便瞬间洒满整个书房。他可以舒适地阅读,可以清晰地书写。知识的传承与传播从未变得如此……轻松。
    nbsp一个普通的织女在白日里忙完了夫家的家务之后,她不再需要早早地便上床歇息。她可以在那盏由丈夫省吃俭用为她买来的“青石牌”台灯之下继续做她最喜欢的……针线活。家庭的收入因此又多了一份可观的来源。
    nbsp……
    nbsp光明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它带来的是生产力的解放,是知识的普及,是生活方式的彻底变革!而“炭化竹丝”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源自于东方翠竹的微小发明,也终于在这场席卷全国的“电力革命”之中赢得了它最终的、也最辉煌的……胜利!
    喜欢。

第682章 电力革命,神光普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