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92章 图谋名声[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魏征,你是良臣,是直臣,你家夫人,也参与进去。”
    nbsp“陛下,臣.........”
    nbsp“这是圣旨。”李世民态度强硬。
    nbsp连魏征家里的都参与进去了,这下,还有谁能说什么?
    nbsp魏征的夫人,那脾气秉性跟魏征也是大差不差的,用李复的话来说,这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
    nbsp某种程度上,魏征的夫人,跟房玄龄的夫人,堪称“帝国双壁”了。
    nbsp墙壁的壁。
    nbsp能把皇帝的旨意挡在家门外的墙壁。
    nbsp“是。”魏征拱手应声。
    nbsp罢了,也是件好事,而且是皇后牵头,这事儿能做。
    nbsp皇后娘娘跟陛下可是不一样的。
    nbsp朝堂上商议过,退朝之后,群臣心里也有了谱儿。
    nbsp这事儿,回去得好好想想,让自家的夫人,也能凑进去。
    nbsp各自心里都明白,这可是博取名声的好机会。
    nbsp家中女眷在皇后娘娘面前挂名,在百姓面前留善名,最终这份名声,都会落到自己身上去。
    nbsp在朝堂上反对,不是为了利,而是为了名。
    nbsp名声都让泾阳王给得去了,那么他们这些在朝堂上兢兢业业的官员算什么?
    nbsp百姓间有了什么,朝廷官员做的事情,名声不扬。
    nbsp但是泾阳王大张旗鼓的砸钱做慈善,那名声可是浩浩荡荡的就宣扬出去了。
    nbsp相比之前,他们就不算什么了。
    nbsp这可不行。
    nbsp你可以敛财,甚至可以贪,哪怕是打着做善事的名头搞拍卖会,事后拍卖会的钱都装在兜里,都行。
    nbsp但是你要做好人,要跟朝中官员抢名声,抢功绩,那是不是就有点过分了?
    nbsp合着好人都让你给做了,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就全都是无能之辈。
    nbsp旱灾的事情也是如此。
    nbsp这么多人,最终讨论出来的解决办法就只有发放乞食官文,让关中百姓出关。
    nbsp你一回来,停了官文,开始开国库粮仓,开始南粮北运了.........
    nbsp你怎么就这么有能耐呢?
    nbsp实际上李复所做的事情,并非朝中官员没有想到。
    nbsp连李承乾都知道可以利用运河,将南方多出的粮食运送到关内来。
    nbsp但是他们不提。
    nbsp因为他们知道,眼下做不到,不好做,甚至是,来不及。
    nbsp像李复这样做,直接开国库,当中出个万一。
    nbsp谁来扛着责任?最终万一出个意外,谁来承担这个后果?
    nbsp没有人愿意去担这样一个风险。
    nbsp而李复敢担风险,他也有担风险的底气。
    nbsp如果真要是失败了,无非就是家底散干净了。
    nbsp哪怕是南方粮食因此而涨价,他的家底,也足够将国库的粮食补回来。
    nbsp当然,仅限粮食。
    nbsp一个月补不齐,那就两个月,如果钱不够,麾下的产业继续挣。
    喜欢。

第992章 图谋名声[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