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徐氏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3章 南陈徐陵[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辩,徐陵因感激王僧辩的知遇之恩,参与了任约偷袭陈国首都建康的计划,但计划失败。不过陈武帝并未追究他的责任,还任命他为尚书左丞。此后,徐陵在陈朝历任要职,历任太府卿、五兵尚书、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职。他为官刚正不阿,陈文帝天嘉六年(565年)nbsp,安成王陈顼及其部下鲍僧睿依仗权势,压制言论,徐陵在朝堂上威严地弹劾陈顼,令殿中御史扶着陈顼退下殿,免去其侍中、中书监的官职,此事震惊朝野,朝廷为之肃然。
    nbsp公元569年,徐陵参与罢黜了废帝陈伯宗,扶立陈宣帝,因功被封为建昌县侯,陈宣帝让他担任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等要职,他多次推辞,皇帝为之动容。太建三年(571年)nbsp,徐陵拜为尚书左仆射。陈宣帝准备北伐时,众人推举淳于量为统帅,徐陵却力排众议,独力推荐名将吴明彻。事实证明他的眼光独到,吴明彻在北伐中屡立战功,从北齐王朝手中夺取徐泗之地。虽然之后北伐因北周灭北齐等因素,取得的土地得而复失,但徐陵知人善任的能力得到了皇帝的多次赞扬。
    nbsp徐陵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文学成就更是卓越。他原有诗文三十卷,虽大多在战乱中散失,但今仍存《徐孝穆集》6卷。他还编纂了诗歌总集《玉台新咏》10卷,这部诗集收入东周至梁诗歌共690篇nbsp,选录的诗歌虽以艳歌为主,但也保存了许多感情真挚且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上山采蘼芜》等,这些民间文学作品得以流传,《玉台新咏》功不可没。徐陵的文章风格独特,长于说理,气势充盈,又辑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篇文章写成,好事者都争先传抄、诵读,流传甚广,甚至远播海外,家藏其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陈后主即位后,徐陵迁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后主喜好与嫔妃创作艳词,并拿给徐陵看,徐陵直言“皆不达辞也”,因此得罪后主。至德元年(583年)nbsp,徐陵去世,享年七十七岁nbsp,诏赠镇右将军、特进,谥号“章”。
    nbsp徐陵的一生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自幼便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才华,被誉为神童,其文学造诣更是令人惊叹。
    nbsp凭借着卓越的文学才华,徐陵得以顺利地步入仕途。然而,他所处的时代正值乱世,政治风云变幻莫测,他的人生道路也因此充满了波折和坎坷。但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和挑战,徐陵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为权势所动,不为利益所诱。
    nbsp在政治舞台上,徐陵以刚正不阿的态度着称。他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坚决肃清朝纲,维护公正和正义。同时,他还具备慧眼识才的能力,能够发掘和培养许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nbsp在文学领域,徐陵更是成就斐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和推崇。他所编纂的诗集更是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nbsp徐陵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格,在南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卓越,坚守信念,成为了人们敬仰的对象。
    喜欢。

第363章 南陈徐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