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5章 秋收时节[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间进入九月中旬。
    nbsp各州大地上,到处是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
    nbsp长江沿线的稻谷收割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nbsp晒场上。
    nbsp竹子编织的晒垫,一床挨着一床。
    nbsp上面晒的全是黄灿灿的谷子。
    nbsp最为开心的,当属均田制下的自耕农。
    nbsp沉甸甸的箩筐压弯了扁担。
    nbsp虽然肩上压着重担,但脸上却是笑开了花。
    nbsp今年是个丰收年,稻谷的亩产量达到前所未有的200斤。
    nbsp北方的粟、麦也达到亩产150斤。
    nbsp秋收是最累的时节,但也是农民最开心的季节。
    nbsp百姓们抢着时间把地里的粮食收割回家。
    nbsp一是怕鸟,老鼠,野猪等动物损坏粮食。
    nbsp二是要赶着晴天晾晒。
    nbsp若是不能及时晒干,湿的粮食堆放久了很容易坏掉。
    nbsp这个时候。
    nbsp哪怕是五六岁的孩子,也会被大人拉到地里帮忙,能做一点是一点。
    nbsp小皇帝一身便衣,带着墨言和元氏兄弟来到了城外。
    nbsp看着百姓在地里收割粟、麦的繁忙景象。
    nbsp脸上的灿烂笑容就没有停下来过。
    nbsp“这位大叔,这是你们家的地么?”
    nbsp宇文衍叫住一位正在卖力割麦的壮年问道。
    nbsp“我们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地,这是申国公府的地……”
    nbsp“对啊,我们是租种国公府土地的佃户。”
    nbsp壮年回了一句后,旁边的一个老者接着说道。
    nbsp李穆家的地?
    nbsp小皇帝讪讪一笑,无奈地摇了摇头。
    nbsp“朝廷不是鼓励开荒么,你们没有去开荒?”
    nbsp宇文衍随即又问。
    nbsp“我们当然想去,可是国公府的地不能说不租就不租……”
    nbsp“要是让府上的地撂了荒,那小的一家也不用想好好活了。”
    nbsp壮年眼里透出希翼,脸上却尽显无奈之色。
    nbsp“那你们要给府上交多少租?”
    nbsp“三成交府上,两成交朝廷。”
    nbsp“不过今年皇上减税,只须交半成给朝廷……”
    nbsp一老一少,分别回应了一句。
    nbsp宇文衍听了心里不由暗骂一句。
    nbsp这特么租收得比朝廷还重,和后世资本家一样狠。
    nbsp小皇帝脸色不太好看,灿烂的笑容不见了。
    nbsp心情也变得有几分沉重。
    nbsp但暂时他还无法改变什么!
    nbsp贵族兼并土地,几千年来,从来没很好地解决过这个问题。
    nbsp慢慢来,总会有办法的。
    nbsp虽然田租就去了将近一半,但是丰收的喜悦还是挂在百姓的脸上。
    nbsp一担又担地粮食从地里收割,挑回家里。
    nbsp秋收全面展开。
    nbsp朝廷下诏,各地方官府在保秋收的同时,抓紧修缮粮仓。
    nbsp一来均田制分配的田地,有二十税一的田租。
    nbsp还有一部分百姓,秋收后会把从大周钱庄借贷的钱还掉。
    nbsp所借之钱可以按市价折算成粮食。
    nbsp再有,朝廷也打算收购一部分粮食。
    nbsp如果有家庭把来年的粮食备足,还有盈余的话,便可按市价卖一些给官府。
    nbsp不过,宇文衍硬性规定。
    nbsp除租调以外,从百姓手里得到的每一粒粮食都必须付钱。
    nbsp对于北方边境各州。
    nbsp秋收时节是最为危险的时候。
    nbsp突厥一旦有意南下,就是选择收获季节,专为抢掠粮食而来。
    nbsp为此,小皇帝早就考虑到了。
    nbsp各州按既定方针,外松内紧,随时严阵以待。
    nbsp营州辽西郡。
    nbsp朝廷下令试种的水稻经过抽穗,扬花,垂穗等过程。
    nbsp谷粒开始变得饱满起来。
    nbsp东北地区试种水稻,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nbsp贺若弼到达辽西后。
    nbsp第一时间加强了潢水河谷的军事部署。
    nbsp在通往突厥地盘的那道豁口,修建了简易的堡垒要塞。
   &n

第165章 秋收时节[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