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0章 石见银山[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六位大佬哈哈大笑。
    nbsp殿内气氛轻松愉悦。
    nbsp“陛下,华夏商行船队运输的首批物资,已经抵达釜山港。”
    nbsp“待我军在倭国攻占地盘,站稳脚跟。”
    nbsp“以后,一应军需物资便可直接运往新开拓的疆土。”
    nbsp“临国公所言甚是。”
    nbsp“船队返航时,正好把战利品运回来。”
    nbsp“对啊,让药师,杨素他们多弄些俘虏。”
    nbsp“开凿运河单是百济一二十万役力肯定不够……”
    nbsp颜之仪,于翼,宇文贤,宇文招四人也是笑容满面。
    nbsp开始憧憬此战即将带来的丰厚利益。
    nbsp战争.
    nbsp打的就是资源,争夺的也是资源。
    nbsp只要取得胜利。
    nbsp消耗的资源可能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赚回来。
    nbsp周罗睺,李靖,杨素率领的军队从百济撤出,再征倭国后。
    nbsp秦王率军两万驻守百济旧地。
    nbsp新罗军队也从旁协助,以防民间生乱。
    nbsp朝廷在百济旧地恢复真番郡郡制。
    nbsp并下设熊津,东明,马韩,金莲,德安五县。
    nbsp吏部从山东道,河北道选拔太守,县令等一应官员。
    nbsp第一时间走马上任,建立地方官府衙署机构。
    nbsp移民行动也随之展开。
    nbsp首批两万户百姓迁居真番郡。
    nbsp针对百济人口的强制性移民也有序展开。
    nbsp分县域,逐批迁往神州各地。
    nbsp这就是战胜国的威势,由不得你愿不愿意!
    nbsp真有头铁者,那便性命留下,与你的国家陪葬。
    nbsp宇文衍可不希望像历史上的唐朝那样。
    nbsp覆灭百济后。
    nbsp被高句丽,新罗,倭国煽动的复国运动搞得焦头烂额。
    nbsp眼下。
    nbsp从百济输送至江南的役力已达八万之众。
    nbsp后续还有十余万劳力前往运河工地。
    nbsp倭国战场。
    nbsp也会有俘虏源源不断地送到宇文恺手上。
    nbsp打通江南河,拓宽挖深邢沟后。
    nbsp便可开凿连通淮河与黄河之间的通济渠。
    nbsp若是前方战场输送役力的速度够快,人数足够多。
    nbsp包括黄河至海河的永济渠在内。
    nbsp运河全线,可以同时开凿。
    nbsp不过。
    nbsp皇帝给了宇文恺开凿运河自主权。
    nbsp让其看菜下饭。
    nbsp有多少役力干多大事,慢慢来。
    nbsp“大运河一旦竣工,成为南北水运大动脉。”
    nbsp“五大水系连为一体,陛下所言漕运网成矣!”
    nbsp“还是陛下想得长远,大手笔。”
    nbsp“届时,我等皆可乘船下江南,领略我朝鱼米之乡风采也。”
    nbsp“哈哈,甚好,甚好!”
    nbsp“说得老夫都心痒痒了……”
    nbsp提起大运河这项大工程,众臣全都满怀期望。
    nbsp换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
    nbsp单是动用百万民力,就可能让皇帝和朝廷背负千古骂名。
    nbsp但用俘虏作役力开凿的话。
    nbsp从上到下,都不会有人说半个“不”字。
    nbsp“陛下,倭国当真有一座银山?”
    nbsp于翼曾经作为户部尚书。
    nbsp对于金银之类,能够增加国库收入的财物兴趣极大。
    nbsp“那是当然!”
    nbsp“在本州岛中北部沿海区域,有一石见国造。”
    nbsp“银山就在其境内。”
    nbsp“朕已经让张须陀和物部龟田暗中派人探明了确切位置。”
    nbsp说起这座银山。
    nbsp宇文衍都两眼放光,心痒难耐。
    nbsp历史上,倭国在七八百年后才发现石见银矿。
    nbsp大批量开采更是要等到千年之后。
    nbsp其储量惊人,占当时全天下探明总量

第630章 石见银山[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