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2章 和老子抢奶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华夏文化情有独钟的处罗侯。
    nbsp异常羡慕中原的坚固城池。
    nbsp多次上表。
    nbsp称愿以突厥战马和牛羊毛皮作酬劳。
    nbsp奏请朝廷为东突厥修建一座王城。
    nbsp宇文衍略作思量后,答应了他的请求。
    nbsp谈好一万匹战马,牛羊各五万,毛皮五十万张。
    nbsp朝廷派遣一应工匠,由突厥出役力,建造王城——银月城。
    nbsp王城建于突厥王庭所在地,也就是燕然山脉东麓的都斤山。
    nbsp规模比边境五城要大一些。
    nbsp最多能够容纳三十万人居住。
    nbsp王城完全照搬中原城池形制。
    nbsp建有城墙,护城河。
    nbsp城内正北乃是王宫之所,规格等同王府。
    nbsp已经搬进王城两年的处罗侯,终于体会到了居住在宫殿里的舒适生活。
    nbsp当然,也有些突厥贵族不习惯。
    nbsp还是选择住在城外的毡帐内。
    nbsp……
    nbsp“一定要把燕然山和狼居胥山打造成突厥的信仰神山。”
    nbsp“也得将‘燕然石刻和‘冠军侯封狼居胥的祭坛遗迹保护起来。”
    nbsp宇文衍望着舆图上“瀚海”之南的位置。
    nbsp嘴角不由上扬,露出一抹志在必得的坚毅之色。
    nbsp“陛下,四寺四观已经初具规模,已有几分信众心目中‘圣地的韵味。”
    nbsp处罗侯归附后。
    nbsp宇文衍就让长孙晟第一时间与其商议,推动寺庙和道观的建设。
    nbsp慈恩寺,归华寺,皇赐寺,天帝寺。
    nbsp军侯观,祭天观,勒石观,饮马观。
    nbsp在东突厥王庭附近的两座山上奠定了四寺四观的格局。
    nbsp同时。
    nbsp在漠西大湖盆地。
    nbsp漠东南坝上草原。
    nbsp漠东北呼伦贝尔草原等地。
    nbsp几大宜牧草场各部所在地,均建设了庙宇和道观。
    nbsp随后。
    nbsp处罗侯明文规定,每一帐牧民必须送一名男丁上山修行五年。
    nbsp至于选择佛学还是凡人道,自行决定。
    nbsp这么些年来。
    nbsp两大教派的影响力在突厥与日俱增。
    nbsp而且,佛道信众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彼此交流。
    nbsp在独具华夏文化特色的佛道教义引导下。
    nbsp突厥人对于华夏逐渐有了认同感。
    nbsp加上朝廷帮助修撰的《突厥史》,将突厥的族源追溯为炎黄血脉北迁的一支。
    nbsp与中原王朝处于蜜月期的东突厥找到了彼此连接的族源。
    nbsp深度贸易绑定给他们带来巨大利益,以及丰富的物资享受。
    nbsp如此一来。
    nbsp东突厥上下,不论是贵族还是普通牧民,对华夏文化的接纳程度空前高涨。
    nbsp居延城,朔方城,五原城,云中城,大境门五座边城。
    nbsp成了中原汉人和突厥人彼此融合的民族之城。
    nbsp那些在边城置业久居的贵族。
    nbsp已经很难回到过去那种季节转场,逐水草而居的流浪生活了。
    nbsp“陛下放心,鸿胪卿长孙大人紧盯着呢!”
    nbsp“每年都会与莫何可汗处罗侯在边城会面,磋商相关事宜。”
    nbsp于翼说起大忽悠,脸上浮现笑容,皱纹都舒展了几分。
    nbsp他很清楚。
    nbsp突厥东、西分裂,东突厥归附,就是陛下和长孙晟密谋推动的。
    nbsp长孙晟作为实际执行人,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nbsp陛下对他的信任,绝不会在眼前三人之下。
    nbsp宇文衍笑着点头。
    nbsp又和三位阁臣商榷了一番政事,这才结束小朝会。
    nbsp……
    nbsp宇文招,于翼,宇文贤三人离开后。
    nbsp宇文衍也起身去了后殿。
 &nb

第702章 和老子抢奶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