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徐鸿儒·漕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利的条件下,仍固守邹县、滕县,与官军相抗衡。】
nbsp【而从调集山东、北直隶等地调集过来的大量官军,则包围了滕县,徐鸿儒等人就在其中。九月,徐鸿儒粮尽援绝,突围不成而被俘——有说他是被叛徒出卖了,所以才被抓。十二月,徐鸿儒被押送到了京城,随后被杀。】
nbsp【徐鸿儒起义,失败了,不过他的余部依旧坚持斗争,一直到了第二年。】
nbsp【而虽然这一场起义失败了,但是这却是明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的前奏,是信号。】
nbsp刘秀深以为然:“没错,这一场起义绝对并非寻常,如果明朝朝廷再不放在心上的话,那接下来,他们必然会迎来巨大的暴风雨。”
nbsp当然,明朝朝廷无心理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即便有人真的意识到了什么,恐怕也无能为力——现在的明朝朝廷,到处都是漏洞,到处都在漏风,即使有心想要处理这边的事情,但究竟还能调动多少资源,估计,也不剩多少。
nbsp而这一场起义的不寻常之处,就在于它的规模。
nbsp徐鸿儒起义了,但是又不只是他这边起义了,和他约定好的于宏志选择在之后起兵呼应他;但那些没有和他约好的人呢?那些位于天南海北、隔着崇山峻岭、甚至消息都不如何互通的地方的人呢?
nbsp他们也选择了起义。
nbsp其中,确实有一部分人是依靠白莲教作为纽带——但就算有白莲教作为纽带,消息想要传过去,那也是千难万难,要经过不短的时间;等到那边接到消息,估计也不剩下多少准备的时间了,但他们依旧选择了起义。
nbsp还有一部分,那是连白莲教这个纽带都不存在的。
nbsp这样的情况下,竟然能够爆发出这样的遍布天下各地的起义规模,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nbsp之前的那许多农民起义,在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规模呢?在真的要爆发全天下、规模和威力足以动摇一个王朝的起义的时候。
nbsp况且,徐鸿儒他们还成功地阻截了明朝的漕运。
nbsp虽然大汉和明朝相聚很远,但这不妨碍刘秀通过各种已知情况确定漕运之于明朝朝廷的重要性。
nbsp这样关键且庞大的体系,想要改革,那会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但同时,由于其规模和影响力,想要阻断漕运,同样会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nbsp哪怕明朝再怎么虚弱,甚至可能能够放弃对一些边远地区的控制,那明朝朝廷也会拼尽一切守住漕运这一条线的——因为,没了这条线,明朝朝廷的下场嘛……
nbsp所以,不管是从漕运本身的体量和规模上讲,还是从明朝朝廷对它的态度来讲,想要真的阻断漕运,把手动到漕运上面去,那都是一件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并不容易的事情。
nbsp偏偏,徐鸿儒他们就做到了,而且还是在短时间内、以极快的速度,飞速做到的。
nbsp这可和长久拉锯作战、把明朝军队大量消耗、让明朝军队虚弱从而夺取控制漕运不一样,这只能证明,这一场起义的规模大、力量强、以及有多少人都心向于此。
nbsp说这是天下大起义的前奏,那还真是一点不错。
喜欢。
第979章 徐鸿儒·漕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