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6章 凤榻思君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笔,在砚台里细细舔了墨,笔尖落在宣纸上,却迟迟没有落下。
    nbsp她想写“草原的秋风该凉了,陛下要记得添件厚衣”,可转念一想,他身为统帅,军务繁忙,哪有功夫顾及这些琐事?写了反倒让他分心。
    nbsp她想写“三皇子近日学会了背《论语》,还问父皇什么时候回来教他骑射”,又怕勾起他的思子之情,影响军心。
    nbsp她甚至想写一句“臣妾想你了”,可笔尖在纸上顿了又顿,终究还是不敢落下。她是皇后,笔下的每一个字都该关乎后宫安稳、家国太平,怎能写这般儿女情长的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窗外的风又起了,吹得窗棂上的雕花影子晃了晃。汪皇后放下笔,抬手揉了揉发酸的眼眶,目光落在案头那封拆开的密信上。这是前锋营统领昨日送来的,说蒙古瓦剌部近日频频袭扰粮道,朱祁钰亲率禁军前去护粮,三夜未合眼,昨日清晨还偶感风寒。
    nbsp她指尖一遍遍摩挲着信上“陛下圣安”四个字,心像被什么东西揪着似的疼。她能想象出他穿着银甲站在风沙里的模样,能想象出他咳着嗽还在帐内批阅军报的场景,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守在这深宫里,对着一纸空文胡思乱想。
    nbsp“陛下,你一定要平安啊。”她对着窗外轻声呢喃,声音轻得像一阵风。
    nbsp忽然,殿外传来素心压低的声音:“娘娘,慈宁宫的嬷嬷来了,说太后娘娘有些咳嗽,想请您过去看看。”
    nbsp汪皇后猛地回过神,迅速擦干眼角的湿意,理了理衣襟,又抬手将鬓边的抹额扶端正,才扬声道:“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nbsp她走到镜前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眼底的倦意已被掩去,又变回了那个端庄沉稳的皇后。她拿起案上的披风披上,快步走向殿门,推开的瞬间,廊下的宫灯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映在宫道的青砖上,坚定而孤直。
    nbsp路过庭院时,桂树的香气飘了过来。她想起上个月9月份初这个时候,朱祁钰还陪她在这树下赏过桂花,说这桂花香得醇厚,像她酿的桂花酒。那时的时光多好啊,没有战火,没有分离,只有他和她,还有这满院的花香。
    nbsp她深吸一口气,将这些念想压回心底最深处。现在不是伤春悲秋的时候,太后还在等着她,后宫还需要她支撑,朱祁钰在前线浴血奋战,她必须守好这后方的安稳。
    nbsp走到慈宁宫门口,就听见孙太后的咳嗽声。汪皇后立刻敛了心神,推门进去,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母后,您怎么又咳嗽了?是不是夜里没盖好被子?”
    nbsp孙太后见她进来,拍了拍身边的锦凳:“你来了就好。刚听宫人说你还没歇息,是不是还在为前线的事操心?”
    nbsp汪皇后坐下,接过宫女递来的茶,轻声道:“臣妾只是有些放心不下陛下。”
    nbsp“哀家知道你牵挂他,”孙太后握住她的手,目光温和,“但祁钰是个有担当的孩子,定能平安回来。你是皇后,要稳住心神,别让后宫的人看出破绽。”
    nbsp汪皇后点头:“母后放心,臣妾明白。”
    nbsp陪孙太后说了会儿话,又看着她服了药,汪皇后才起身告退。走回坤宁宫的路上,夜色更浓了,宫道上的宫灯一盏接一盏,像连成了一条长长的星河。
    nbsp回到殿内,案上的宣纸还摊着,狼毫笔静静躺在旁边。汪皇后走到案前,再次提起笔,这一次,她没有犹豫,笔尖落下,在宣纸上写下一行工整的小楷:“后宫安稳,皇子康健,朝堂诸事皆有内阁打理。望陛下专心御敌,勿念内事。臣妻汪氏,恭请圣安。”
    nbsp写完后,她将信纸仔细叠好,放进一个锦盒里。这封信终究不会寄出,就像那些没说出口的思念,只能藏在这深宫的夜色里。
    nbsp她走到床榻边躺下,盖好被子,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床前,像一层薄薄的银霜。她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朱祁钰的笑脸,耳边似乎还能听见他说“等朕回来陪你看牡丹”。
    nbsp“陛下,臣妾等你。”她在心里默念着,渐渐沉入了梦乡。梦里,御花园的牡丹开得正盛,他牵着她的手,笑着说:“皇后,朕回来了。”
    喜欢。

第926章 凤榻思君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