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隆庆中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02章 干戈指处狂寇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丰之礼,合众也。内阁、礼部可拟定好了仪注?”
    nbsp负责此事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署理藩院事罗万化向朱载坖奏报道:“陛下,谨按周礼,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称,犸于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
    nbsp罗万化随后向朱载坖解释了此事,本朝之前没有相关的仪式,所以礼部要重新制定相关仪注,参考周礼和唐宋的相关制度制定相关的仪注。按照唐职礼仪:“凯旋告日,陈俘、馘于南口之外,北面西上,军实陈于后。其告奠之礼皆与告礼同。”
    nbsp一般来说,唐代采取的是御楼受俘的方式,皇帝在御楼受俘,在正式受俘前,会先由教坊奏乐,奏乐完毕,乐工退至旌门之外,这时候开始举行向皇帝献俘的仪式,献停后,百官先对此向皇帝跪拜称贺,然后将俘虏带出再做处置,御楼前的献俘活动结束,乐工也退出。
    nbsp而两宋的制度就相对有些复杂了,如后蜀孟昶,毕竟是投降的,所以在制度上就有些不同的,按照宋史所载,太祖皇帝受降孟昶的过程为:“孟昶素服纱帽,通过皇帝跟前的侍臣上传下达,奉上降表,俯伏待罪听宣,等被"释罪",孟昶换上皇帝新赐的衣冠带,进宫见驾,在崇元殿"躬承问讫",然后舞蹈而出,接受皇帝在大明殿宴饮。”
    nbsp不过孟昶毕竟是主动归降的,而图们汗是被官军所擒获的,这是不同的事情,同时还有一个问题,是否要设置法场,唐宋受降的时候,是要设置法场的,毕竟对于一些抗拒天兵的罪人,是要加以刑戮的,按照罗万化的介绍:“其法场,据长安故事,并于子城西南隅独柳下。今如戮于梁门外,即合宜准令文,合步行,便"所系白练牵引至法场。斩讫,停泊经宿,所司即为埋痊。如有亲故,一任收葬。如是世为国雠,即从函盛首级,纳于太社头库,即弃其尸。”
    nbsp现在既然朱载坖并不准备宰了图们汗,法场之设,似乎并不必要,但是张居正认为必须要设置法场,就是是杀一下图们汗的气焰,吓吓他也是好的,朱载坖想了一下,认为也应该设置法场,同时按照唐宋的规矩,在受降之后,便是君臣关系了,既然君臣一场,对于臣下所犯之罪必然难辞其咎,批评还是要有的。宽严并济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因此,献俘仪式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赦免其罪,封赏官职等事项。
    nbsp不过还有很多要用的文书要草拟,朱载坖命令翰林院负责此事,草拟露布等诏书,同时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衙门要拟定图们汗的各项罪责,以备受降之用,还有就是之前都是御楼受降,罗万化的意思也是如此,如御门听政之制,朱载坖亲御太和门受降,朱载坖也同意了这个方案,命令钦天监择定吉日。
    喜欢。

第1902章 干戈指处狂寇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