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上头领导炸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主任提出要实地察看药圃,这完全在陈小满和厂领导的意料之中。
nbsp一行人驱车来到山脚下,又沿着新近拓宽、便于运输的简易山路向上攀行了一段。
nbsp寒风凛冽,但山谷深处那片被精心呵护的药圃,却在冬日里透着一股别样的生机。
nbsp药圃早已不是陈小满当初单打独斗时的模样。
nbsp四周拉起了警戒线,有身着制服的人员值守。
nbsp入口处立着崭新的“国家急需药材保障计划,红星轧钢厂试验基地”的牌子。
nbsp接到通知的张组长带着几位穿着白大褂的技术人员早已在入口处等候。
nbsp“王主任,杨厂长,李副厂长,欢迎莅临指导!”张组长上前一步,声音洪亮。
nbsp“张工,辛苦了。”王主任点头致意,目光已经投向那片被精心划分成不同区域、覆盖着特殊保温材料的苗床。
nbsp在张组长专业而详尽的介绍下,王主任仔细察看了药圃的布局、自动灌溉系统的雏形、温度湿度监测设备,以及那些在特殊“呵护”下顽强生长的、形态各异的珍稀药苗。
nbsp张组长特别提到了陈小满当初发现并引入共生菌群、成功克服霉腐危机的关键性突破。
nbsp“了不起,真是了不起!”王主任蹲在一处苗床边,看着技术人员小心翻开覆盖物,露出下面与药草根须紧密缠绕、闪烁着健康光泽的银色菌丝网络,忍不住连声赞叹。
nbsp他站起身,目光灼灼地看向旁边的陈小满:“陈科长,实践出真知啊!
nbsp你这土办法里藏着大学问!
nbsp能从自然里找到解决难题的金钥匙,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智慧!
nbsp这个药圃,意义重大!你们轧钢厂,出了个好典型,为国家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啊!”
nbsp陈小满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道:“王主任过奖了,都是大家一起摸索出来的,现在有国家支持,有张工他们专家指导,才能做得更好。”
nbsp“不骄不躁,很好!”王主任满意地点点头,用力拍了拍陈小满的肩膀,又转向杨为民和李怀德,“杨厂长,李副厂长,这个点,你们要保护好,支持好!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nbsp“是!是!请王主任放心!厂里一定全力保障!”杨为民和李怀德立刻挺直腰板保证道。
nbsp王主任的视察在高度评价和殷切嘱托中结束。
nbsp他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了轧钢厂,但谁也没想到,他这次看似普通的视察,以及那几句分量极重的评价,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远远超出了轧钢厂的范围。
nbsp仅仅过了两三天,轧钢厂就再次变得“热闹非凡”。
nbsp先是市卫生局的领导带着专家团队来了,点名要参观药圃,详细了解技术细节,尤其是共生菌群的培育和应用。
nbsp紧接着,省药材公司的负责人也闻讯而至,他们更关心的是药材的品质、产量潜力和未来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
nbsp然后,是更重量级的人物,来自国家卫生部门和负责全国药材统筹规划的几位领导同志,也低调地来到了这个小小的轧钢厂。
nbsp他们行程保密,在厂里停留的时间也很短,但在张组长和陈小满的陪同下,他们极其细致地考察了药圃的每一个环节,询问了大量技术细节和管理措施,并带走了详尽的资料和样本。
nbsp一时间,通往山中药圃的那条简易山路,车来车往。
nbsp穿着各式各样干部服、拎着公文包、或带着金丝眼镜的学者模样的人,络绎不绝。
nbsp厂区里议论纷纷,工人们都知道厂里那个不起眼的“小药园子”现在成了香饽饽,连“部里的大佬”都惊动了!
nbsp陈小满作为最初的发现者和技术顾问,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焦点。
nbsp他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向不同层级、不同背景的领导和专家们介绍当初的困境、摸索的过程、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现在药圃的运行情况。
nbsp“陈科长,请详细说说共生菌群筛选的具体过程……”
nbsp“陈顾问,这种菌群对环境突变的耐受性如何?
第146章 上头领导炸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