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觉醒系统:四合院里享受生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 和娄家的联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陈小满将娄半城从鬼门关拉回后,娄家上下简直将陈小满奉若神明。
    nbsp这份过命的交情,远非普通的商业合作或邻里关系可比。
    nbsp娄半城身体逐渐康复后,虽大部分时间仍需在香港静养,但与陈小满的联系却变得异常紧密。
    nbsp这份紧密的联系,很快便体现出了它的价值。
    nbsp这天下午,一辆挂着特殊牌照的轿车停在了93号院门口,司机恭敬地从后备箱搬出两个包装严实的大纸箱。
    nbsp引得胡同里几个玩耍的孩子和路过的街坊纷纷侧目——这又是陈家的什么稀罕物事?
    nbsp院内,陈小满正指导小儿子陈瑞华练毛笔字,安雨琪则在整理晾晒的药材。
    nbsp看到东西送来,陈小满对司机点头示意:“辛苦了,放屋里吧。”
    nbsp司机放下东西,恭敬地告退。
    nbsp陈瑞华少年心性,好奇地凑过去看:“爸,这又是娄爷爷从香港寄来的?”
    nbsp“嗯,应该是些家里用得着的东西。”陈小满语气平常,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nbsp拆开包装,里面果然是当下国内罕见甚至根本没有的好东西。
    nbsp一箱是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最新款的日本索尼便携式CD播放器(Walkman已经略显过时)、几个小巧的电子计算器、甚至还有一台佳能自动对焦照相机和几卷彩色胶卷。
    nbsp另一箱则是些生活物资:包装精美的瑞士巧克力、罐装的西洋参、一些设计新颖的布料,甚至还有几瓶法国的葡萄酒和nbspXO。
    nbsp安雨琪拿起一块巧克力看了看,微微摇头笑道:“娄先生也太客气了,这怎么吃得完。
    nbsp下次通电话可得说说他,总这么破费。”
    nbsp陈小满拿起那台CD播放器,摆弄了一下:“娄先生这是投桃报李,心里过意不去。
    nbsp这些东西在外面不算什么,但在国内确实稀罕。
    nbsp也好,瑞华,这个给你学习英语用,听英语磁带比收音机清楚。”
    nbsp他又拿起那台照相机,“这个留着,等春节你哥回来,咱们拍个全家福,彩色的。”
    nbsp陈瑞华欢呼一声,小心翼翼地捧起CD机,爱不释手。
    nbsp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nbsp自从娄家知道国内物资虽逐步丰富,但很多高端、新潮的东西仍难以买到后,便隔三差五地寄东西来。
    nbsp有时是给陈小满的“研究用品”(比如最新的医疗仪器或医学期刊),有时是给安雨琪的滋补品或衣料,更多的是给两个孩子的“小礼物”和学习用品。
    nbsp这些东西,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北京,是绝对的奢侈品,有钱都没地方买。
    nbsp它们悄无声息地融入陈家的生活,进一步拉开了与胡同里其他人家生活品质的肉眼可见的差距。
    nbsp比如,陈瑞华偶尔会揣着那个银色的CD机在胡同里听英语,耳机里流淌出的清晰音质让只能用磁带录音机的同学们羡慕不已。
    nbsp陈家偶尔飘出的烘焙巧克力的香甜气味,也是邻居们从未闻过的。
    nbsp春节时,陈家那张用进口彩色胶卷拍摄、在香港冲洗出来的全家福,照片上人物色彩鲜艳、栩栩如生,让来拜年的人看了都啧啧称奇。
    nbsp这些细节,像水滴石穿般,不断刺激着某些人的神经,尤其是95号院的贾家。
    nbsp贾张氏又一次坐在门槛上,看着陈家司机搬东西进去,嘴里忍不住酸溜溜地对秦淮茹说:“瞧见没?又是香港来的!这陈家攀上高枝儿了,净是些咱们见都没见过的好东西。
    nbsp你说那盒子里装的是啥?金条吧?”
    nbsp秦淮茹正在洗衣服,手冻得通红,低声道:“妈,您就别瞎猜了,人家有人家的门路。”
    nbsp“门路?还不是救了个有钱的老资本家!”贾张氏哼了一声,“我说他怎么那么好心,拼死拼活去救人,原来在这等着呢!指不定收了人家多少好处!”
    nbsp她的恶意揣测毫无根据,却能在心里获得一种扭曲的平衡,仿佛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陈家能过得那么好,而自家却如此困顿。
    nbsp事实上,陈小满对此颇为淡然。
    nbsp他享受这些物品带来的便利和新奇,但从未将其视为多么了不得的恩惠。
    nbsp他更看重的是通过与娄家的联系,能更快地获取海外前沿的科技、商业信息,尤其是关于医药和电子产业,这对他商业帝国的布局更有价值。
    nbsp娄家在香港及海外的深厚人脉,为他打开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口,这才是无价的。
    nbsp有时,他也会将一些不太敏感、富余的“礼物”,比如多出来的巧克力、点心,分送给关系亲近的邻居或公司里的骨干员工,也算是一种低调的分享。
    nbsp但这些东西,从未出现在95号院贾家的桌上。
    nbsp这种微妙的关系和物质上的巨大落差,在南锣鼓巷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持续发酵。
    nbsp陈小满在更高的维度上拓展着他的事业和人脉,享受着时代红利与自身能力带来的优渥生活。
    nbsp而贾家则困在自己的方寸之地,被嫉妒和怨气包裹,眼睁睁看着邻居的生活如同插上了翅膀,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直至望尘莫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巷子还是那条巷子,但巷子里的人生,早已天差地别。
    nbsp冰雪消融,柳条抽芽,南锣鼓巷又迎来了一个春天。
    nbsp陈家的日子,如同这万物复苏的季节,蓬勃而充满新的气象。
    nbsp得益于娄家这条稳定的“外部渠道”,陈家的生活品质提升到了令街坊邻里难以想象的程度。
    nbsp陈小满的书房里,多了不少港版和外文的商业、医学期刊,让他能更精准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国际前沿动向。
    nbsp安雨琪偶尔会用那些进口的烤箱尝试烤制西点,香甜的气息飘散出来,成了93号院又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奇闻”。
    nbsp陈瑞华则成了同学里最早用上电子词典和高级随身听的人,虽然陈小满严格要求他不能炫富,但

第199章 和娄家的联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