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先秦:我穿越成了老甘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支线任务,新军铁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错,真不错。”
    nbsp卫鞅咬着牙,细声慢语道。
    nbsp反观甘龙,则是一脸无辜,还是那副样子。
    nbsp“那依老太师所言,此处新都应该起什么名字为好?”
    nbsp甘龙闻言,故作深沉,片刻之后缓缓开口道。
    nbsp“渭水穿南,九峻山亘北,气掩关中,山水俱阳,起名咸阳为好。”
    nbsp“咸阳,咸阳,气掩关中,山水俱阳,好名字!”
    nbsp嬴渠梁此刻兴奋异常,拉着甘龙的手就要前往北阪谷地一观。一旁的景监,则是小声开口道。
    nbsp“君上,大良造的婚礼还尚未结束呢!”
    nbsp嬴渠梁闻言,猛地一拍脑门。
    nbsp“你看,我一高兴就把大良造疏忽了,罪过,罪过。”
    nbsp卫鞅闻言,则是一拱手道。
    nbsp“君上全心全意投入国事,无妨。那就先请君上和老太师先行一步,敲定新都地址为好。”
    nbsp“好,景监,陪护好大良造!”
    nbsp甘龙见状,微微一笑。他对于嬴渠梁的秉性,再清楚不过了。一谈起国事,废寝忘食都难以形容他。当初卫鞅入秦,二人泛舟于湖上,卫鞅进贤强秦之论。嬴渠梁见卫鞅大才,当即带着卫鞅回宫,二人几天几夜未眠彻夜畅谈国事。
    nbsp毫不夸张的说,嬴渠梁对于秦国的投入,那是百分之百的。
    nbsp突然,甘龙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嬴渠梁不壮年而死,那秦国又该如何兴盛。
    nbsp待二人车驾离开之后,卫鞅一把将景监拉入内殿。
    nbsp“大良造,可是因为都城选址恼火?”
    nbsp景监不是傻子,自然能够看得出来,卫鞅有些生气。
    nbsp卫鞅闻言则是挥了挥手。
    nbsp“恼火谈不上,只是奇怪,他怎么知晓北阪谷地。”
    nbsp说着,卫鞅略微看了一眼景监,他在试探。这件事情,他只对景监提过。如果真的是有人泄密,那自然是景监无疑。
    nbsp但是景监却没注意到这一点,他也陷入了深思之中。
    nbsp“是啊,的确是很奇怪!”
    nbsp卫鞅看得出来,景监可能是真的不知情,便不再提这件事,而是话锋一转。
    nbsp“景监,新军训练如何了?收复河西,还需铁军。”
    nbsp“新军已在组建之中,新法以来,各地纷纷响应。仅仅三日,就已经招满名额。月余之内,新军便可开始训练。”
    nbsp景监闻言十分兴奋道。
    nbsp对于他这等武将来说,虽有睿智,但却缺少政治眼光。都城的修建,景监并不放在心上。组建新军,才是他当下重中之重。
    nbsp“人员齐备,但却缺少兵器。大良造,此事还需速办为上!”
    nbsp景监有些担忧道。
    nbsp战国大争时代,衡量一支新军的标准,绝不只是人员和训练方法,与其同等重要的还有精铁铸造的兵器。精铁应用的程度,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这支新军的战斗力。
    nbsp无论是骑兵甲胄,步兵铁甲,亦或者是兵器,长戈,短剑都需要上好的精铁来打造。
    nbsp“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nbsp卫鞅眉头紧皱,秦国不是盛产铁矿的国家,大部分生铁都需要从山东进口,价格昂贵不说,还数量稀少。
    nbsp“回去我就拟写国书,除了必备的农具以及炊具,一切铁器材料全部上交。无论如何,都要保证新军兵器!”
    nbsp“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nbsp景监当即抱拳。
  &

第三章 支线任务,新军铁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