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先秦:我穿越成了老甘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齐国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木卓做梦也想不到,司马错竟然如此的大胆。
    nbsp不但进入了禁区,反而还深入禁区,从深处绕过去。
    nbsp.....
    nbsp齐国,临淄。
    nbsp甘龙为了给昭阳压力,命令商鞅以及正面战场,同时进攻。
    nbsp齐国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
    nbsp若是昭阳还不回防,防线崩溃也就在七八日了。
    nbsp昭阳得到消息之后,不但不着急,反而笑了出来。
    nbsp一旁的副将见状,大为不解。
    nbsp怎么听到坏消息了不但不担心着急,反而还高兴了呢。
    nbsp“你们懂什么,你们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nbsp昭阳开口道。
    nbsp众位将军闻言,纷纷摇晃着头。
    nbsp昭阳则是开口解释。
    nbsp“这代表,甘龙恰恰无计可施了,他希望通过这件事,向我来施压。”
    nbsp“原来是这样。”
    nbsp所有人恍然大悟。
    nbsp“命令大军,加紧进攻,明日全军压上,务必破城!”
    nbsp“是!”
    nbsp昭阳猜的不错,甘龙的确是急了。
    nbsp但却不是担心昭阳灭了自己,而是为了敦促昭阳,加紧决战。
    nbsp北方的战争不容乐观,司马错将军已经失去了联系。
    nbsp最后一道消息,是司马错领六万大军逐北,匈奴大军紧随其后,而后便再也没了消息。
    nbsp甘龙清楚现在的北方,环境到底有多恶劣。
    nbsp说是万里无人区也不夸张。
    nbsp华夏的战争,是应该抓紧结束了。亚历山大的东征即将开始,一旦亚历山大帝国统一,秦帝国再向动摇欧洲,就不是那样简单了。
    nbsp更何况,在对战亚历山大帝国之前,还需要先打通中亚走廊。
    nbsp但是好在现在的中亚,还是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的地方,西域数十国的发达程度也不低。
    nbsp所以说这一路上,未必就很艰难,但路途遥远是一定的。
    nbsp大军一来一回,也许需要半年的时间。
    nbsp更何况,统一华夏后,也是需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的。
    nbsp“司马错,希望你被让我失望。”
    nbsp甘龙呢喃道。
    nbsp华夏的统一战争,即将结束了。
    nbsp甘龙此刻也是十分的激动。
    nbsp“老太师,齐军又发动进攻了,这一次更加猛烈。”
    nbsp副将来报。
    nbsp甘龙来到城墙头,极目远望。
    nbsp他能够看到,远处的中军幕府,已经没有多少军队了,看来这一次昭阳是压上了一切。
    nbsp“那么,今天就一决胜负吧!”
    nbsp“叮,主线任务发布,帮助秦王华夏大一统,奖励积分十万,顶级历史名将三名。”
    nbsp“接受!”
    nbsp自从灭楚之后,系统再也未曾说过话。
    nbsp主线任务终于来了。
    nbsp十万积分,就相当于五十万大军,有了这五十万大军在手,甘龙的底气也更加足了。
    nbsp“齐国,该亡了!”
    nbsp战争一直持续到下午,在甘龙的授意之下,故意将西侧守城失守,让给了昭阳。
    nbsp昭阳打开西城门,还未等兴奋,就听到斥候来报。
    nbsp“上将军,左后方出现秦军,数量约在八万人左右,骑兵步卒皆有!”
    nbsp这个消息,无疑是将昭阳从幻想的兴奋中击回了现实。
    nbsp“这怎么可能?这不可能!”
    nbsp昭阳失声。
    nbsp这八万秦军,是从何而来?
    nbsp整个齐国内,都遍布他的斥候,秦军就那些人,所有都在他的眼线监视下。
    nbsp这八万人,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
    nbsp昭阳瘫坐在地上,而后又猛然站起。
    nbsp“不好,命令大军,快撤出临淄!”
    nbsp昭阳突然明白了,甘龙的一切计划。
    nbsp“上将军,撤不出来啊,城内到处都是秦军,都已经颤抖在一起了。”
    nbsp昭阳再一次瘫坐在地上。
    nbsp“完了,都完了。”
    nbsp今天这一战,昭阳赌上了全部的家底。
    nbsp十万精兵,八万县兵。八万县兵只存数千,十万精兵只剩三万。
    nbsp而甘龙的八万人,也只剩下了两万余人。
    nbsp昭阳眼看着胜利就在眼前,可是这一支天降的秦军,彻底击溃了昭阳。
    nbsp“上将军,我们怎么办,您拿个主意啊!”
    nbsp“是啊,上将军。”
    nbsp将军们都慌了,连忙开口道。
    nbsp“完了,都完了,大家逃命去吧。”
    nbsp昭阳已经认命。
    nbsp他不想逃了,就算逃走,天下之大又何处可去?
    nbsp齐国王宫之内,齐王听到西城门被昭阳夺回的消息之后,兴奋不已。
    nbsp当即命令大军杀出。
    nbsp但是现实,很快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nbsp原来城外还有一支秦军,昭阳手下的残军,已经全部投降了。
    nbsp这一刻,齐王可谓是彻底乱了心。
    nbsp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逃命。
    nbsp他拿上齐王剑,叫上三名亲卫和贴身太监,悄悄的回到了寝宫。
    nbsp然后打开密道,悄悄的想要溜走。
    nbsp“齐国覆灭已经是定局,天下之大,一定有寡人的藏身之处。”
    nbsp齐王只能够这样安慰自己。
    nbsp就在甘龙清查临淄的时候,齐王已经顺着密道悄悄的离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但是他刚一漏头,还没看到阳光,就被一棒子直接打晕过去。
    nbsp“这是齐王么?”
    nbsp“是吧,看穿着像。”
    nbsp齐王昏迷之前,只听到了这两句话。
    nbsp....
    nbsp“老太师,昭阳已经被生擒,听候发落!”
    nbsp两名秦军士卒,当即压着已经如同一滩烂泥的昭阳,来到甘龙的面前。
    nbsp“昭阳,我们再次见面了。”
    nbsp昭阳睁开双眼,冷哼道。
    nbsp“之前在楚国,恨不得没能杀了你。”
    nbsp甘龙则是开口道。
    nbsp“你还是没有认清事实,楚国的灭亡,不在于秦国,而在于楚国。不只是楚国,齐国燕国以及三晋,同样如此。”
    nbsp这句话,可谓是彻底说到了昭阳的心里。
    nbsp但凡楚国上层能够少一点糜烂,多一点民心,楚国也绝不会如此。
    nbsp“昭阳,你作为当代有名的将领,应该清楚,我华夏大地战乱已久,是时候归于一统了。”
    nbsp“是啊,我知道迟早归于一统,只是没想到竟然是秦国。”
    nbsp昭阳自嘲道。
    nbsp想想数年之前,天下七大国,秦国最弱。
    nbsp可是这才几年的光景,秦国接连灭三晋,灭燕齐楚。
    nbsp“甘龙,杀了我吧,满足我最后一个愿望。”
    nbsp“何必呢?”
    nbsp甘龙有些惋惜。
    nbsp说实话,昭阳的确是有能力,他的能力甚至在庞涓之上。
    nbsp若是能够好好应用,发挥的价值一定更高。
    nbsp“我秦国的终点,从来不在于一统华夏。一统华夏,不过只是起点。”
    nbsp昭阳一愣,有些不明白甘龙话的意思。
    nbsp甘龙则是拿出自己当初绘画的地图。
    nbsp昭阳看完后,愣在了原地。
    nbsp“原来我华夏,在天下中,也只是占了一隅。”
    nbsp“所以,我华夏子民,才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向外扩张版图。以达到真正的,凡目之所及,皆为华夏。”
    nbsp目之所及,皆为华夏?
    nbsp昭阳这一刻,心中仿佛又多了些东西。
    nbsp本来死去的心,突然又复燃了起来。
    nbsp而且那叫做野心的东西,也更加膨大。
    nbsp“愿为秦国,愿为华夏效力。”
    nbsp“这将是你最明智的选择。”
    nbsp就在这时,一名士卒小跑到甘龙身边。
    nbsp“老太师,我们把齐王抓住了。”
    nbsp“带过来。”
    nbsp甘龙猜的果然不错,齐王已经顺着密道逃走了。
    nbsp但是好在自己已经提前准备好了,齐王想逃,根本不可能。
    nbsp齐王被捆成一个粽子,带到了甘龙的面前。他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被甘龙奉为上宾的昭阳。
    nbsp这一刻,齐王再也顾不及自己的身份,破口大骂道。
    nbsp“昭阳,你个狼心狗肺的小人,寡人如此相信你,你就如此回报寡人?”
    nbsp昭阳闻言,却是面无愧色的起身。
    nbsp“齐王,我昭阳对于齐国的忠心,天地可鉴。我成为齐国上将军后,无时不刻在为齐国考虑。只是如今,天不可逆啊!”
    nbsp昭阳叹了一口气。
    nbsp华夏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nbsp可是齐王根本不听解释,依旧在破口大骂。
    nbsp甘龙则是摇了摇头。
    nbsp“让他冷静冷静!”
    nbsp旋即两名士卒拎着两桶水过来,直接泼在齐王的身上。
    nbsp齐王终于冷静了下来。
    nbsp这一刻,齐王再也没有昔日的威严,现在的他就是一只落汤鸡。
    nbsp“齐国没了,齐国没了!”
    nbsp齐王放声喊道,也不知道在笑,还是在哭。
    nbsp“老太师,这齐王好像疯了。”
    nbsp疯了,疯了也好。
    nbsp齐王不肯接

第一百二十六章 齐国灭[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