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再提三权分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该怎么办呢?
nbsp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凭什么你能做官,我不能?”
nbsp房玄龄打断道:“陛下,能否限制每次科举录取的人数?”
nbsp“如何限制?
nbsp假如某一天,有一百万人都能参加殿试,难道录取其中一百个人或者十个人吗?
nbsp那其他绝大部分人,又该怎么办?
nbsp你可能要说,原本也是这样的,就只有少部分人能够考得上。
nbsp但你要知道,原本每次科举,本身能走到殿试的,也就几百上千人罢了。
nbsp放在整个大唐来说,这是极少数。
nbsp而且由于这些人,背后其实都有各自的家族。
nbsp即便是真的考不上,也能够安排一个好的出路。
nbsp可往后,百万人千万人,很大一部分还是平民百姓。
nbsp如此一来,这民间岂不怨念丛生?”
nbsp“这……”
nbsp话说得越明白,房玄龄反而感觉越头疼。
nbsp以往的时候,在李世民的时代,一般遇到这种难以解决的事情,都是几个相关的重臣开小会,办法可以慢慢想。
nbsp可到了李承乾的时代,他没有开小会的习惯,或许也是没有绝对信任的人。
nbsp总而言之,任何事情都拿到朝堂上来了。
nbsp偏偏他又极其讲究效率,除非是放下暂且不谈的,其他都是及时解决,这就很难办了。
nbsp百官也纷纷皱起眉头,这个事情的确难办了。
nbsp至于说收回扫盲,重新变成原本那样子,根本就没人敢提。
nbsp那就是属于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出问题的人。
nbsp一旦提出来,只怕是小命不保。
nbsp“所以说,正准备把读书人,搞一个划分。
nbsp让读书这个事情,变成平民化,比方说人人可读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接下来,彻底改变科举进入仕途的办法。
nbsp这一届之后,就不再进行殿试,而是进行公考,也或者叫做考公。”
nbsp“何为考公?”房玄龄问。
nbsp“公者,公开、公正、公平、公众!
nbsp各州府的考生,走到殿试之前一步,就可以为考公做准备。
nbsp比如说,今年工部各部门,需要多少人,需要哪方面的人。
nbsp通过张贴皇榜的方式,张贴出来。
nbsp紧跟着,这些有一定基础文化的人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根据自己能做的事情,去应考。
nbsp考过了,就进入工部相应的部门,从这个部门的底层做起。
nbsp同样,其他部门也是这样。
nbsp总体而言,也算是学以致用,免得空谈误国。
nbsp也避免了一些只会锦绣文章的书生,尸位素餐。
nbsp但是这样一来,就涉及到一个庞大的体系,并不是单纯改革一两个部门,能够做到的。
nbsp诸位爱卿可曾还记得,朕曾经说过,随着大唐的越来越大,必须要进行重新规划和细化。
nbsp整个行政体系,也必须要做出改革。
nbsp总体而言,就是军政分离,财权、军权、政权,三权分立?
nbsp朕第一次提出的时候,爱卿们是赞同的,现在也是时候了!
nbsp否则,等吐蕃收归麾下,可就不好管理了!”
nbsp既然要开始大搞内政,三权就必须分立了,这是李承乾早就在酝酿的计划。
nbsp百官也明白了,这是借着科举的由头呢……
喜欢。
第438章 再提三权分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