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流贼也可以燎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1章 陈奇瑜上疏招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八路中文网]https://m.86zw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领命,暗暗松了口气。
    nbsp“此外,”陈奇瑜补充道,眼神锐利,“此事需立刻快马奏报朝廷,请皇上和兵部定夺,在朝廷旨意到来之前,严密围困,不得松懈!”
    nbsp“是!”
    nbsp数日后,北京,紫禁城,文华殿。
    nbsp兵部尚书张凤翼手持陈奇瑜的六百里加急奏疏,躬身向御座上的崇祯皇帝禀报。
    nbsp“陛下,五省总督陈奇瑜急奏,言其大军已将流寇刘处直部三万余人,围困于汉中峡谷绝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贼寇粮尽援绝,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贼渠刘处直幡然悔悟,率众泣血乞降,愿接受朝廷招安,洗心革面,重做良民。”
    nbsp崇祯皇帝朱由检面色疲惫,眼中带着惯有的猜疑:“招安?陈奇瑜确信贼寇是真心归顺?而非缓兵之计,不会又像豫北那样吧。”
    nbsp张凤翼早已打好腹稿,从容奏对:“陛下,陈奇瑜在奏疏中言明,贼寇确已山穷水尽,困顿至极,投降乃其唯一生路。”
    nbsp“且陈督师已拟定严苛条款,令其先尽数缴械,分散安置,汰弱留强,将其精壮编入官军严加约束,断其反复之可能。”
    nbsp“此举,可免官军同残寇血战之伤亡,可节省巨额饷银,可速定地方,亦可显陛下天恩浩荡,予迷途者自新之机。”
    nbsp“若剿之,纵胜,亦伤我元气;若抚之而成,则陕南大患可除,朝廷可专心应对辽东及其余流寇,实为一举多得。”
    nbsp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皇帝的脸色,继续道:“况且,陈奇瑜麾下将领如杨化麟、刘迁等,皆久经战阵,彼等亦认为招安可行,强攻不智,此乃前线将帅之公议。”
    nbsp崇祯皇帝默然不语,国库空虚军队缺饷,若能不战而平数万之众,诱惑实在太大,自己能省好多钱啊,上个月陈奇瑜要求发十万两白银充作军费自己给搪塞过去了,如果继续打下去,还得给他银子确实有点亏。
    nbsp他虽多疑,但也渴望尽快平定流寇,思考过后,崇祯下旨道:“既如此,便准卿所奏,着陈奇瑜妥善办理招安事宜,务必安插得宜,严防再叛,若处置不当,致贼复燃,朕唯他是问!”
    nbsp“陛下圣明!”张凤翼深深躬身,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此事若成,于他兵部尚书而言,亦是一大政绩。
    nbsp皇帝的旨意以最快的速度传回汉中前线。
    nbsp陈奇瑜接到圣旨,心中大定,立刻升帐,召集众将,正式宣布招安决定。
    nbsp“诸位,皇上天恩,准予招安!杨化麟、刘迁,命你二人即刻前往贼营,宣示朝廷恩德及招安条款!”
    nbsp“末将遵令!”
    nbsp峡谷内,义军大营。当刘处直、张献忠、拓养坤等人看到杨化麟、刘迁手持圣旨和黄盖,带领一队官军前来宣旨时,所有人都知道这次危机总算快要过去了。
    nbsp“罪民刘处直,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高声叩拜,声音在峡谷中回荡。
    nbsp身后,四万多名面黄肌瘦的义军跟着一起跪拜在地。
    nbsp杨化麟宣完旨,上前一步,对刘处直道:“刘掌盘,既受皇恩,望你好自为之,约束部众,依条款行事,莫负朝廷一片仁德之心。”
    nbsp按朝廷要求,义军每一百人设立一名安抚官负责遣返原籍安置,至于武器和铠甲大部分都是一堆破烂留着也没用了,除了一些还能使用的大部分都被交上去了,不过刘处直和其它掌盘都给每个老本兵塞了十两白银等转移时让他们同官军做生意,再买新的。
    nbsp就这样义军跟着官军出了汉中栈道,与官军各级将领互相作揖行礼、畅饮欢宴,交换马匹骑乘,同床酣睡。
    nbsp靠着身上的白银,没有衣甲的都得到了装备,没有弓箭的都获得了武器,饿了多日的都吃饱了肚子,在往关中转移的途中,陈奇瑜严令各地官军不准袭击这些投降的流寇。
    nbsp如果朝廷真的好好安置这些人,免税一年给予牛种和农具耕牛,这四万多人至少跑一大半,但朝廷这次招安同样和往年一样只负责送回原籍,注定不能吸引什么人。
    nbsp在一个晚上,张献忠安排人绑了这些安抚官,本想将他们全部杀了,刘处直阻止了他,毕竟这一路上重新武装还靠他们鼎力支持呢,于是将他们放了回去,然后往凤翔府进发,攻下了宝鸡、麟游两县,陈奇瑜得知消息后冷汗淋漓不知所措。
    喜欢。

第361章 陈奇瑜上疏招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